作家uK2PXu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章 基站,660號生物學家,作家uK2PXu,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30章基站

一個系統——不管是有機體、企業、公司、還是計算機程式——之所以花費精力把過去發生的事情反饋到現在,是因為這是系統在應對未來時比較經濟的做法。因為,要想預見未來,你就必須瞭解過去。沿著反饋迴路不斷衝擊的過去,給未來提供資訊,並控制著未來。(摘自《失控》作者凱文凱利)

“生命能夠起源於一個籠罩著空氣和水這兩種介質的行星上並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因為水和空氣,在絕大多數光譜下都具有令人驚訝的透明度。清潔、透明的環境,使得器官能夠接收來自「遠處」(未來)的含有豐富資料的訊號,並對來自有機體的訊號進行預處理。因此,眼睛、耳朵和鼻子都是能夠窺視時間的預測機制。

根據這個概念,完全渾濁的水和空氣可能會透過阻止遠處事件的資訊傳至現在而抑制預測機制的發展。生存在渾濁世界中的有機體,無論是在空間上還是在時間上,都會受到束縛;它們會缺乏空間去發展適應性反應。而適應,就其核心而言,要求對未來感知。在一個變化的環境中,不管這環境是渾濁還是清澈,能夠預測未來的系統都更可能存續下去。邁克爾·康拉德寫道:「歸根結底,適應性,就是利用資訊來應付環境的不確定性。」格雷戈裡·貝特森則用電報文體簡潔地說:「適應就是以萬變求不變。」一個系統(根據定義是不變的)適應(變化)的目的就是為了存續(不變)。火烈鳥改變自己就是為了繼續生存…”

015在臺上講課,下面的人有的在認真做筆記,有的人雖然也在做筆記,但是神色卻很明顯不服氣。

這堂課結束了。660和590幫著015收拾物品。

590忽然問道“領導,接下來我們發力的方向應該是哪裡?”

015微笑道“這節課你也聽完了,說說你的看法吧。”

590說道“這節課您主要講的是預測,您說預測對於生命的生存非常重要,所以我們人類未來應該發展一些觀測裝置,比如更先進的射電天文望遠鏡,是這樣嗎?”

“你說對了一部分,我這節課說的是預測。眼睛確實是預測的重要工具。但是相對而言,腦是更重要的。而腦本身是一個巨型的分散式系統,腦之所以能有智慧,那是因為組成其的神經細胞不斷交流著。事實上,我一個學計算機的,搞天文望遠鏡什麼的,肯定比不了那些搞專業搞物理,但是我懂電腦呀,我比他們更懂。真正強大的電腦不是什麼巨型計算機,而是網際網路本身。”

“您的意思是基站?”590問道。

“沒錯,正是基站。地球上基站已經足夠了。但是地球以外的行星基站卻非常匱乏。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但是以後不會是也不應該是唯一的家園。所以有必要讓地球以外的人類擁有更強的實力和更多的話語權,幫助他們建立更多的基站,毫無疑問是我們必須的工作。”

後現代人類在成形的第三種透明介質中暢遊。即每一種現實都能夠數字化。即人類每一次叢集活動的測量都可以透過網路傳輸。即每個個體生命的生活軌跡都可以變形為數字,並且透過線路傳送。這個聯網的行星,已經變成了位元的洪流,在玻璃纖維、資料庫和各種輸入裝置組成的清澈殼體裡流動。資料一旦流動,就創造出透明。社會一旦聯網,就可以瞭解自己。預測公司的那些火箭科學家,能夠比老派的圖表分析師獲利更多,那是因為他們工作在一個更為透明的介質裡。網路化金融機構丟擲的數以十億計的數字資訊凝結為一種透明的氛圍,預測公司據此偵測出那些正在演變中的模式。流經他們工作站的資料之雲,形成了一種清澈的資料世界供他們仔細探查。從這清新空氣的某些片段他們能夠預見未來。(摘自《失控》作者凱文凱利)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篇論壇體合集

玲子S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