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主力部隊的行進路線1
溫暖WN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章 主力部隊的行進路線1,敵人!我一般採用炮決!,溫暖WN,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紅軍的堅決突圍行動出乎國軍的預料,他們未曾想到紅軍會毅然決然地放棄多年經營的根據地,全軍撤離蘇區。
為此,國民政府精心策劃了四道封鎖線,並制定了一石多鳥的堵截策略。
第一道封鎖線位於安遠與大餘之間,以桃江為天然屏障,南北綿延約120公里。
第二道封鎖線設在韶關的仁化縣,國軍分兵兩路對紅軍形成夾擊之勢。
第三道封鎖線位於良田和宜章之間。
第四道封鎖線則是險峻的湘江。
前兩道封鎖線由粵軍負責把守,而後兩道則交由湘軍和桂軍共同防守。
粵軍作為南路“剿匪”軍,主要任務是阻止紅軍南進。然而,國民政府在北面集結了50個師的龐大兵力,意圖將紅軍逼入粵境。
一旦十萬紅軍進入廣東,粵軍將難以抵擋,屆時中央軍將不得不入粵“剿匪”。
為了阻止紅軍和中央軍同時進入廣東,粵軍既要對抗紅軍,又要防範中央軍。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後,決定進行長征轉移。
紅軍擁有第一、第三、第五、第八、第九五個軍團,加上一些護衛隊,總人數約八萬六千人。
他們從江西瑞金、古城等地出發,踏上了漫長而艱苦的兩萬五千里長徵之路。
1934年10月16日,紅軍在夜幕的掩護下渡過於都河,向西挺進。
10月20日,紅軍主力部隊相繼抵達南路“剿匪”軍設立的第一道封鎖線,位於安遠與大餘之間,部隊沿著長洛、牛嶺、雙芫、仁風圩一帶展開。
粵軍在贛州以東、桃江以南地區構築了第一條封鎖線,包括大埠、王母渡、韓坊、古陂、新田、版石、安遠等地,表面上是為了阻止紅軍西進,實際上是為了防止紅軍進入廣東。
粵軍的兵力部署如下:
第四師駐守贛州、南康;
第二師部署在大埠、王母渡、信豐;
第一師則駐紮在韓坊、古陂、金雞、新田、版石;
第二獨立旅負責安遠的防守。
紅軍決定從王母渡、韓坊、金雞、新田等地突圍,以突破粵軍的封鎖線,進入湘南地區。他們的具體部署如下:
1、紅一軍團擔任左路先鋒,負責攻克古陂、金雞、新田等地,隨後向安西、鐵石口方向攻擊前進。紅九軍團緊隨其後,負責保護左翼的安全。
2、紅三軍團作為右路軍,負責攻佔韓坊,然後向大塘方向攻擊前進。紅八軍團則負責跟進,保障右翼的安全。
3、紅軍的第二、第三縱隊則居中策應,紅五軍團擔任後衛,負責掩護紅軍主力部隊的安全。
紅一軍團第二師第四團擔任了先頭部隊的前鋒,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為主力部隊開闢前進的通道。
1934年10月21日晚,紅一軍團第二師第四團對古陂發起了猛烈的攻擊,並順利佔領了古陂,同時第一團也成功攻克了金雞、新田。
紅三軍團的攻擊並不順利,他們付出了千餘人的傷亡才攻下了韓坊。隨後,紅軍總部縱隊開始進入合頭地區。
1934年10月22日,紅一軍團成功擊敗了重石、版石的粵軍,使得粵軍不得不向安西潰退。
粵軍並不想和紅軍硬拼,因此主力部隊撤向了安遠、南康,為紅軍讓出了一條前進的道路。
同日,紅三軍團佔領了桃江以東的坪石,紅八軍團則在坪石以北的王母渡越過桃江,繼續向前推進。
1934年10月23日,紅一軍團在坪石以南與紅八軍團並肩前進,直逼桃江。
紅九軍團則負責監視安西和安遠的敵人,而紅三軍團則順利佔領了大塘埠。
到了193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