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西征2
溫暖WN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9章 西征2,敵人!我一般採用炮決!,溫暖WN,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民政府對於西北的局勢深感不滿。
紅軍的主力部隊紛紛會師,數萬紅軍戰士在陝北地區彷彿建立了一個新的“中央蘇區”。
然國軍各地的實力派,如東北軍和西北軍,卻似乎只關心自身的安全,對剿滅紅軍的任務顯得心不在焉。
為了改變這一局面,國民政府決定調動260個團的兵力,以中央軍為主力,分為四路進行圍剿。
他們企圖趁紅軍長途跋涉、立足未穩之際,一舉消滅陝甘蘇區。
紅軍的三大主力剛剛會師,就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從軍事部署來看,國民政府對這次圍剿進行了精心策劃。
中央軍的第37軍和第3軍分為兩路,從會寧向靖遠方向進行夾擊。而嫡系第1軍則作為主力,從靜寧向海原方向推進。
同時強令東北軍的67軍及其騎兵師也從隆德向黑城鎮方向施壓。
國民政府的這種部署明顯是在向東北軍、西北軍等施加壓力,甚至有意藉機派兵進入西北進行“監軍”。
面對敵軍的大規模進剿,紅軍也面臨著一系列問題。
為了應對圍剿,紅軍總部在三大主力會師前就提出了旨在消滅國軍第一軍的《靜會戰役計劃》。
然由於種種原因,靜會戰役和隨後的寧夏戰役計劃都未能成功實施,迫使紅軍不得不放棄豫旺以西的大片土地。
國民黨軍則趁機從靜寧、會寧一路追擊至陝甘蘇區的邊緣,形勢異常危急。
紅軍所在的陝甘寧交界處是黃土高原上最為貧瘠的地區之一,人口稀少,乾旱少雨,物資匱乏。
數萬紅軍戰士聚集在這裡,不僅難以補充兵員和籌集物資,而且作戰空間也十分有限。
此外,紅軍剛剛會師,紅二、四方面軍經過長途跋涉,紅一方面軍也剛剛經歷過連續作戰,都顯得疲憊不堪。
若紅軍在反圍剿中失利,他們或許將不得不離開陝甘,向東渡過黃河,再次進行戰略轉移。
在長征的歷史中,這種情況並非沒有先例。
紅二、六軍團曾在貴州畢節設想建立根據地,但最終在軍事壓迫下不得不繼續轉戰。
因此,紅軍必須堅決打擊中央軍,以確保陝甘蘇區的安全。
當時的軍事態勢是,國軍第1軍正向豫旺推進,第37軍駐守黃河東岸,而第3軍佔領同心縣城後行動遲緩,基本上在原地觀望。
東北軍則不願再充當炮灰,選擇在慶陽、驛馬鎮一帶“備戰”。
面對這種情況,紅軍迅速確定了作戰策略:
“對東北軍採取統一戰線方針,保持對峙,維持默契;對國軍第37軍、第3軍進行牽制,相機實施打擊。”
“對於國軍主力第1軍,紅軍則採用逐次轉移,誘敵深入,在預定的有利地區集結優勢兵力,予以殲滅。”
從戰役策劃的角度看,紅軍的部署充分利用了國民黨軍內部的矛盾,先在政治上孤立了國民政府。
在軍事上,紅軍分化了敵軍的力量,最終在裝備和人員都不佔優勢的情況下,集中兵力消滅了突進的敵軍。
而這場殲滅戰的地點,就選在了山城堡。
選擇山城堡作為伏擊陣地,紅軍有著深思熟慮的考慮。
該地區是典型的黃土高原,土地荒涼,水源稀缺,即使有一兩處水源也多為苦水,不利於大兵團機動,遠道而來的中央軍在這裡很難展開行動。
此外,與豫旺以西的一些新區不同,山城堡附近是陝甘蘇區的老區,群眾基礎深厚,便於紅軍隱蔽。
實際上,上述幾點,國民黨軍中的許多人也心知肚明。
除了與紅軍在西北多次交手的東北軍、西北軍外,第37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