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五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帝王意難平!,大唐:李世民的頭號打手,黑五類,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百官面面相覷,魏徵面帶篤定之色道:“臣以為,陛下是念及天下初定,不捨過於鋪張浪費?”

李世民點了點頭,“魏卿說的不錯,但,這只是其一!”

此言一出,在場官員更加疑惑了,還有什麼事能讓李世民在這大喜之日如此?

李世民袍袖一甩,恨聲道:“今朕榮登大統,卻沒有那象徵天子身份,王朝正統的傳國玉璽!”

“如此,豈不是說朕和大唐的天下,得位不正?”

此言一出,氣氛瞬間變得安靜起來。

這話還真說到點子上了,大唐乃漢家新朝,怎麼能丟了那代表正統的傳國玉璽。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難怪今日的登基大典如此簡單,甚至有些不合禮法,原來李世民是因為這塊心病。

憤青九安瞬間怒氣上湧,眼珠子都紅了,“娘了個巴子的,突厥,弄他,必須弄死他!”

這事他還真知道,傳國玉璽嘛,這玩意兒人盡皆知,關於它的去向眾說紛紜,漢室王朝從未放棄尋找它,卻根本尋之不得。

五代後唐時期,李從珂帶著傳國玉璽從皇宮城牆之上一躍而下,葬身火海之後,傳國玉璽從此消失。

以至於後世王朝只能重新制作一枚,可終究差了幾分味道,這也成了無數大帝的心頭遺憾。

朱元璋摳心挖膽,到斷氣那天還在惦記這東西,可見其對封建王朝的魅力有多大。

也幸好,現在處於唐初,玉璽還在,只不過被蕭皇后給帶到了草原去了。

按照史記記載,蕭皇后最終還是將玉璽帶了回來,李世民也得以了卻一樁心願。

既然李世民提出了這件事,九安就不想浪費任何時間,直接以這個藉口對突厥正式開戰,讓李世民滅東突厥的時間提前到來。

渭水之盟?

九安要給突厥來一場仙娥河之盟!

李世明雙眼滿是迷茫,自己只是說了句沒有傳國玉璽,為何九安的反應這麼大?

“這...鎮國王,給我個面子,控制控制!”長孫無忌清了清嗓子,不斷給九安打著眼色。

新帝登基的大喜日子,無緣無故的就要和突厥開戰,這不是鬧呢嗎?

九安滿面陰翳,咬牙切齒道:“若說誰能得玉璽,必定就只有楊廣身邊貼心之人了,那蕭皇后一定帶著玉璽!”

“噢?”李世民雙眼一亮,急切道:“可是有何依據?”

這....九安有些無奈,總不能直接將史記上的記載講出來吧?

那不得嚇死在場眾人?

“我沒證據,但我知道肯定在他們身上!”九安梗著脖子,一臉硬氣大喊道:“咱們拳頭硬就不要講廢話。大軍直接開拔殺過去,有還是沒有,親口問問不就行了?”

嘶....

李世民連同百官瞠目結舌,要不要這樣暴力?

長孫無忌欲言又止,小心翼翼說道:“鎮國王,要不...咱們控制控制....這樣不太合適吧?”

“就是啊,咱們拳頭硬也不能隨便宣戰吧?”

“現在天下初定,百廢待興,百姓的日子過的那麼苦,就不要節外生枝了!”

“就是就是....郡王殿下控制控制!”

文官七嘴八舌勸阻,魏徵更是一臉正派呵斥道:“殿下貴為鎮國王,統帥我大唐軍國之事,怎麼如此輕佻,說開戰就開戰?”

就連李靖、柴紹等武將也紛紛開口勸阻,都覺著九安的提議有些太過兒戲,兵家之事謀而後定,哪有這般說的容易?

更別說,對手還是那突厥。

別看突厥幾次在九安手中折戟沉沙,但其實力還是遠超現如今的大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侯府表妹自救手冊

江上漁

奉系江山

青史盡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