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五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0章 戰爭論和修運河的關係!,大唐:李世民的頭號打手,黑五類,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段綸滿面憂愁,他哪懂道路規劃?

當年創業的時候,他也曾和九安並肩而戰過,相較於文政,他更像是個武將。為何偏偏要把自己放在這工部尚書位子上,著實有些尷尬。

見老弟兄尷尬,九安趕忙開口解圍,“諸位,這修路有什麼難得?先修主幹道將東西南北串聯起來,在由地方自己自己修繕治內道路便可!”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誇誇楊廣,他非常重視南北交流,修建大運河的同時也在不斷修繕各地道路,雖然還未修繕完成隋朝就滅了,倒讓後繼者大唐省下不少力氣。

李世民差人取來堪輿圖,此圖上所記載皆是全國各條馳道、運河脈絡走向,以及工程進度記載。

九安手指觸在堪輿圖上不斷遊走,不消片刻便理順出六條‘動脈’之線,沉聲道:“以此六路為始,貫穿帝國東南西北,屆時我大唐將暢通無阻!”

“同時,擴充前隋大運河,此乃重中之重!”

九安目視堪輿圖,心頭不由對楊廣升起敬佩,只可惜將事情看得過於簡單,用錯誤的方式,去做了正確的事情;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卻導致了災難性的後果。

“不可,鎮國王,此事萬萬不可啊!”

聞言,眾大臣們又坐不住了,前隋當年強盛不?還不是被這大運河給拖累了。

如今大唐初立,底蘊尚且薄弱,別看兜裡揣著這麼些錢,可若是去碰那大運河,根本就不夠看。

李世民皺眉沉思,緩緩開口道:“大運河意義非凡,朕同意鎮國王修繕之議,若想大唐昌盛,運河非修不可!”

位列千古一帝之一的他眼光何其毒辣,自然不難看出修建運河的好處,雖是工程浩大,一旦修成對國家與百姓有無窮無盡的好處。

精明如長孫無忌等人並沒有第一時間開口,他們又怎會看不清其中奧妙,但那些品級較低的官員們來勁兒了。

“陛下,此舉不可!”

“前隋滅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修築大運河,大唐初立底蘊淺薄,根本承擔不住啊!”王珪朗聲開口勸阻,臉上帶著一抹化不開的憂傷。

天下百姓苦久矣,如今又要大動干戈修繕運河,不知道將有多少百姓慘死,惠民之策變成傷民之舉,他怎能就此沉默?

“臣贊成王中侍之言,如此一來豈不是又要引得百姓怨聲載道?”

“工程所需砂石、鑿運等,皆需龐大人力,民工多了,糧食也就少了,不可不可!”

“”

無數九安不是很熟悉的前朝遺臣站出來反對,其中有人是真心為大唐為天下百姓,亦有人純粹是為了和李世民作對,想要政令無法得以正常實施。

新朝官員不清楚運河作用尚且有的解釋,前朝遺臣怎能不知道其中妙處?

九安心頭泛起殺機,猶如猛虎回顧掃視反對派官員,擇人慾噬的眼神讓人通體冰寒,嘈雜之聲瞬間消散。

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有九安在這鎮著,許多事情就變得很簡單!

“爾等身為臣子,不想著將陛下的政令完善,反倒群起而拒絕?”

九安聲如玄冰,一字一句道:“本王不信,你們不知其中好處。什麼時候百姓成了你們的擋箭牌了?”

他本性就有些狂躁,恨不得當場提刀砍了那些心懷鬼胎之人。拒絕也不給個話,就知道拿百姓說事兒,當真該死!

王珪直視九安,面無虛色,問道:“敢問鎮國王殿下,修繕牽扯人力、物力,所耗費的時間,這些您可都計算過?”

“今日您若能拿出個妥善的解決辦法,老夫願向您行大禮叩首謝罪!”

九安嘆了口氣,位列唐初四大名相的王珪若是為了私心反對,打死他都不帶信的!但也就是因為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侯府表妹自救手冊

江上漁

奉系江山

青史盡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