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9章 叛國之徒!,皇城第一嬌,鳳輕,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雍皇城西北方向二十里外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山上,朝西北方向的山坳裡佇立著幾座孤墳。
墳前隻立了一塊碑,碑上卻空蕩蕩的什麼都沒寫。
許多年風吹雨打,那碑身漸漸也被風雨侵蝕失去了原本的稜角,底部有淡淡的苔蘚在悄然往上攀爬著。
這些年或許時常有人經過這裡,看到這孤零零幾座墳墓會覺得好奇。誰也想不到,這裡埋葬著的會是當年名震一方的大盛定遠大將軍崔遼和他的家人。
崔遼當年是最早追隨高祖的將領之一,若論資歷比如今的駱雲還要老得多。若論戰功,雖然不及駱雲卻也是大差不差了。
最重要的是,他的義子兼女婿餘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當年被譽為駱雲之後大盛新一代的戰場奇才。
彼時,駱雲獨領大軍掃平西南,而負責西北方向的鎮國軍剛剛由年僅二十七歲的餘沉從因傷病無法上戰場的崔遼手中接過。
那時候的謝衍,還是個尚未及冠的年輕將領,雖然同樣戰功赫赫已經跟在先帝身邊執掌親衛軍,但與二十七歲就執掌三十多萬鎮國軍的餘沉依然不可同日而語。
然而,就在餘沉執掌鎮國軍不過半年後,西北戰役最後的關鍵一戰中,餘沉臨陣投敵,險些將三十多萬鎮國軍全部引入了白家殘部和蘄族人的包圍之中。
崔遼將軍發現不對之後,強行拖著病體帶兵前去救援,陷入包圍力戰而死。
雖然有駱雲和謝衍聞訊從兩個方面匆匆帶兵前去援救,但駱雲遠在西南山高路遠,謝衍手中不過五萬親衛軍有心無力。一個多月後才終於衝出包圍原本三十多萬的鎮國軍只剩下不到十八萬人。
其中四五萬跟隨餘沉投敵,近十萬人全部戰死。這一役,讓大盛損失慘重,原本可以一舉殲滅白家盤踞在西北負隅頑抗殘餘勢力的計劃也功敗垂成。同時為四年後先帝去世,蘄族人再次趁機入侵大盛埋下了伏筆。
一次戰役失敗可以下次再來,在當時,對鎮國軍甚至整個大盛打擊最大的還是餘沉投敵這件事。
大盛最高將領之一,只需要再多幾場戰功就幾乎可以與駱雲齊名的鎮國軍主帥投敵。對當時的鎮國軍上下來說幾乎是致命的打擊。
一時間,整個鎮國軍人心渙散,謠言四起。
甚至有逃出來的,原本跟餘沉關係極好的將領無法接受自己麾下將士的傷亡而愧疚自刎。當時朝野上下,也一致要求先帝廢黜鎮國軍重新組建新軍。
當時高祖駕崩不過兩年,先帝本就根基未穩,大盛再也禁不起半點風雨。
就在那個時候,才剛剛年滿二十的謝衍被先帝一紙詔令空降到鎮國軍,一躍成為鎮國大將軍。
當時沒有人在意這件事,在所有人看來鎮國軍都是大廈將傾,一個才二十歲的年輕人縱然再戰功赫赫成為大將軍只會加速鎮國軍湮滅的腳步。
卻沒想到,謝衍帶著一群跟他年紀差不多甚至比他還小的將領,只用了兩三年時間就讓鎮國軍漸漸穩定下來了。
等到先帝駕崩那年,謝衍率軍千里奔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平定三王之亂。又以極快地速度返回邊關,不過數月便重新將入侵的蘄族人推回了邊境之外,鎮國軍才真正重新站了起來。
事後謝衍從亂軍中找回了崔遼的遺體,與他遺體一起的還有一封用血寫成的絕筆。
崔遼在絕筆中寫道:他識人不清以至於鎮國軍遭此大禍,無顏面對世人。縱是被五馬分屍挫骨揚灰也難贖此罪,只求陛下饒恕他妻兒老小一命。
當時朝野上下確實對崔遼口誅筆伐數不勝數,崔遼的夫人在聽說女婿投敵丈夫失蹤之後便一病不起不過數日就一命歸西,去的恐怕比崔遼還早幾日。
崔遼還有一子,原本在餘沉身邊當校尉。餘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