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5章 神奇的石馬嶺,古邑俠蹤,舊檀,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傳下來的地名,是叫石馬嶺。”

秦時月驚喜地說:“是嗎?那真是太好了!這石馬能不能看出來,跟視角也有很大關係。其實剛才在對岸,我們是經過它背上的,就看不出。這會到了溪這邊,馬的造型就逐漸凸顯出來了。遠處看時,起先是一匹,後來越看越多了。而在這個角度,它是正面的造型,昂首挺胸的,簡直威風凜凜。”

保長說:“被您一講,也確實是像的,特別是馬頭。並排的是有好幾只。啊呀,秦團真是好眼光。說起這座石馬嶺,還有故事呢。”

秦時月欣喜地說:“真的?”

保長見到時月的開心樣子,也就來了勁,繪聲繪色地講起來,就像他親身經歷的一樣。時月等三人一下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傳說古時候,這石馬嶺一帶,還少有人住。而下游十幾公里的蕎麥嶺一帶,人煙略微多一點,所以蕎麥嶺上經常種著綠油油的麥子。

有個山民,也在蕎麥嶺上種了許多麥子,但每年麥子抽青後,總會被吃掉許多。

被吃的年份多了,山民也重視起來,決心要弄個明白,看看是誰家的牛羊沒有看護好,還是哪個人在有意驅使牲口糟蹋他家的麥子。

然而,當他仔細察看麥地裡留下的足跡時,卻發現那蹄印是圓的。

眾所周知,豬牛羊等家畜或野獸的腳印是尖的。

那什麼牲畜的腳印是圓的呢?想來想去只能是馬,因為它被掌了蹄鐵。但他想遍附近的山民,並沒有人家養馬啊。而且,他每次循跡而覓,蹄印都會在半路消失。

後來,山民想出了一個主意,用紅色的毛線在麥地裡布了繩套。第二天,他發現麥子被吃,而且地裡留下不少圓蹄印。他再次沿著足跡細細搜尋,結果一直找到壺溪上游十多公里外的一處石山前,才看到紅色的毛線纏在一處石柱上。

他上看下看,左看右看,近看遠看,才看清毛線纏住的,是一匹石馬的一條後腿。

山民將這個發現講了,村民一時稱奇,都擁去看,都說是一群活龍活現的石馬。

後來,鄉民們集資在馬背附近建了一座廟,名喚“石馬廟”,裡面供了三匹馬的塑像,以四時鮮供奉。

這以後,石馬就再也不出來吃麥子了。

石馬廟原先一直都有,只是在國軍79師與日軍激戰時,由於國軍一挺機槍守在石馬廟,目標暴露,被日軍扔下的炸彈炸燬了。

三人於是找一處水淺之處,涉水而過,到了石馬嶺,攀上嶺去,就相當於到了這些石馬的背上,馬的形狀自然也就不明顯了。倒是對面的山嶺,從甑山到黃天蕩,呈現出一派莽蒼恢宏的氣象來。而燕自立居住的浮雲嶺,此時也現出概貌,只見一帶白花花的裸露山崖,如浮雲一般橫在大山中間。

秦時月攀上石馬嶺後面的山坡,果然在柴草叢中見到了殘存的廟基。

他在廟基附近挑了處凹陷處,人往裡一坐,剛才吹在臉上的風,一下就沒了。站起來走到兩邊的高處,臉上又有風了,便滿意地點點頭,說:“好吧,那小芹姑娘就睡這裡了。”

根據小時候跟著爺爺相地的經驗,這裡起碼有以下好處:

第一個是藏風得氣。風吹不到,感覺自然好;風吹不到,氣自然容易聚。氣聚則精生,自然容易結穴。

第二個是坐東北朝西南,南多西少,自然少北風侵襲之憂,享陽光普照之利,也就冬暖夏涼。

第三個是靠山好,來龍清晰,龍脈貫通。

第四個是壺溪橫陳,弓背向外,如玉帶之圍。

第五個是石馬飲溪,得水得財。

第六個是溪對岸的山勢不是很陡,無壓抑感,也無尖峰峭壁相對,而且山塢縱深好,視野開闊遼遠。

第七個是石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胭脂血帝

蕭枕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