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章 新問題,古邑俠蹤,舊檀,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話說秦時月將任務跟金不換一說,金不換也很振奮,並且摩拳擦掌地開始起草文稿。
第二天,時月拿到金不換起草的稿子,兩眼都直了。
根本就不是應用文的寫法,語言和風格都像中小學生寫的作文一樣。
時月知道,這不是語文功底不行,而是對應用文這類實用文體的特點沒有掌握。
應用文有特定的格式,更有特定的面貌和氣息。
格式屬於形式上的東西,是最容易掌握的。難的是表達的方式、過程和語氣、視角、格調等方面的掌控。
譬如,多用陳述句,慎用修辭手法,少用議論,幾乎沒有描寫和抒情。
再如,措詞要力求準確、平實、簡潔、客觀,而不求生動、形象、感人之類。
如此等等,箇中差異,非寫過無以明白。
特別是對於原來擅長寫散文的人來說,學寫公文往往有一個艱難的過程。
難在哪裡?
難在要把你原來可在筆尖隨意驅遣的華麗詞藻全部放棄,把胸中激盪的各種美好的情感置於一邊,從頭到尾冷靜客觀地陳述工作的各種要素,這不是一件味同嚼蠟的事情麼?
這種提倡邏輯性而拋棄形象性的過程,卻恰是一個極富理性的過程,是一件需要有深刻的思想力、高度的概括力、準確的表達力的事情。而且事前需要充分的準備,充分的資料收集與研究,有時甚至需要實地的調查與採訪。
寫一份有份量的材料,有時光資料就要看一大堆。
所以,公文寫作,是一個“功夫在詩外”的過程,是一個十分理性的過程,是集思廣益、深入淺出的結果。
這剛好與文學創作的感性與隨性,形成鮮明的對比。
因此,作家往往就寫不了公文。很多作家連個通知都擬不好。
這不是指格式的問題。格式可以忽略。是連句子都寫不通。
作家要能寫公文,必須專門學習過,鍛鍊過。惟有經歷脫胎換骨般的陣痛,方能實現成功的蝶變。
為了培養金不換,時月將他叫過來,先跟他講了上面的意思,讓他明白公文與散文的區別,寫作思維、習慣和風格上轉變的必要,有個思想準備。
時月深有感觸地說:“唉,當年我到戰區司令部,左寫右寫都過不了關啊。不光是要寫通知、通報、通告,還要寫函、紀要、計劃、總結、命令、請示、報告、批覆、講話,等等,各種公文。起初還不以為然,長官改了還不服氣,後來一對照,就明白了:公文就得那麼寫,沒有第二條路。”
時月告訴金不換,當年在戰區寫材料時,簡直像打攻堅戰。一稿通不過,再寫;二稿通不過,再寫。反覆地揣摩、對比、修改,以至於茶飯不思,寢食難安。
為了寫好一隻材料,經常是挑燈夜戰,通宵達旦,以至於有了頭暈眼黑的毛病。
一問軍醫,竟然是患上了低血糖。
金不換聽了,說:“秦團,我明白的,我那稿子肯定也過不了關,恐怕比你初學時寫的還要爛多了。”
時月說:“也不是爛,是路子不同。公文與我們在校學的記敘文、議論文,還有小說、散文、詩歌、特寫等等相比,完全不是一個路子。目的、用途、寫作準備、行文方式、遣詞造句、語言風格、語氣格調等各個方面,全方位的不同。別急,慢慢的就適應了。”
金不換愉快地說:“秦團,我知道,您是怕打擊我的自尊心,在安慰我呢。謝謝您對我的愛護!下面您直說吧,該怎麼改。”
秦時月於是就內容、句式、語調等諸方面,對金不換作了輔導,讓他回去重寫。
臨了,他說:“如果我這次直接為你改好,你不會吃痛的,進步就慢。只有一稿一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