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354 一邊倒的大屠殺,大清隱龍,心淨,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肖樂天手下的兩個混編營,加上所有軍官,總兵力也不過是700人左右,這點兵力放在整場薩多瓦戰役中根本連個泡沫都不算,如果**奇將軍將他們併入主攻佇列,那麼這兩個混編營能夠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但是,再弱小的棋子只要擺放對了位置,也一樣能夠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就好像象棋中過河的卒子一樣,有時候起到作用甚至是逆轉性的。
今天,混編營這顆棋子就被肖樂天擺放在了正確的位置上,石橋高地註定要成為肖樂天和他鐵血軍團揚名之地。
六十米的距離,對於後世短跑健將來說連十秒鐘都用不到,而對於現在這些正在衝鋒的散兵們來說,就算腳下的爛泥再難走,就算周圍的戰友再羈絆,二十秒鐘的時間也能夠輕而易舉的衝過去了。
在老伯爵和彭卡旅長的計劃中,第一波衝鋒的一千多散兵,其實就是去送死的。他們戰前和參謀進行過仔細的計算,這一波散兵衝到百米左右開始出現傷亡,衝到六十至五十米處傷亡達到最高,如果算上普軍新裝備的步槍威力加成,傷亡率應該達到60%
巨大的傷亡換來的就是剩餘的40%兵力衝入戰壕進行肉搏,而那四成的兵力是遠遠不能再肉搏戰中獲勝的,他們的犧牲其實就是給後續的散兵衝鋒換來時間罷了。
什麼叫波狀衝鋒?現在奧軍選擇的戰術就是典型的波狀衝鋒,第一波散兵衝到距離戰壕六十米處之後,第二波千人散兵隊就開始緩緩進入戰場並逐漸小跑加速。
等到第一波散兵開始肉搏之時,第二波散兵也基本上趕到了戰壕前六十多米處,而這第二波散兵衝鋒可就很幸運了,沒有了彈雨阻擊,這一波散兵超過九成都能衝入戰壕加入到肉搏戰之中。
不僅有第二波衝鋒的散兵,老伯爵還安排了第三波和第四波,加在一起足有五千人投入了進去。
在奧軍的計劃裡,就壓根沒有失敗兩個字,在所有參謀無數次的推演中,奧軍可能有的最大傷亡也就是第一波和第二波那兩批衝鋒的散兵。
兩千多人的傷亡對於荊棘花師來說,就是毛毛雨,壓根就算不上傷筋動骨。只要能夠拿下石橋高地,只要能夠阻擋住卡爾親王第二軍團一個小時的行軍時間,荊棘花師的任務就算是圓滿的完成了。
但是……但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個必勝的戰局怎麼就打成了一灘爛泥。
老伯爵哆嗦著手,望眼鏡的邊框深深的印在肉中,嘴裡無意識低語著。
“怎麼會這樣?為什麼高密度的火炮覆蓋沒有起到預定的效果?為什麼他們的步槍射速如此之快?就算是後裝步槍,也不可能有這麼逆天的射速啊”
“怎麼回事,誰來告訴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沒有人能回答老伯爵的問題,因為奧地利的情報機構壓根就不知道毛瑟步槍的具體引數,他們更不知道毛瑟步槍所用全都是帶彈殼的定裝子彈。
在塔布里斯伯爵的心目中,就算你普魯士用的都是後裝步槍,但是你想裝填彈藥也是應該分成兩步進行的,彈丸和**總不能一起裝進去吧?還不是得一步一步來。
在老伯爵的心目中,後裝槍的主要優勢就是在於射擊姿勢,後裝步槍可以臥倒裝彈,或者半跪裝彈,也可以藏在掩體後面坐在地上裝彈,這才是後裝步槍的優勢所在。
其實在那個時代,很多軍事專家都把後裝步槍當成騎兵、散兵專用槍,他們從來沒有意識到有一天所有士兵都會普及這種新式武器。
就是因為這點觀念上的誤區,讓荊棘花師吃了一個大大的苦頭。
現在不僅僅是老伯爵和男爵嚇傻了眼,整個戰場上所有軍官和觀戰計程車兵都傻了,他們眼睜睜的看著這場一邊倒的屠殺驚的下巴都要掉了。
一千多人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