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淮水巡閱使
墨染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4章 淮水巡閱使,震驚!敗家子的私房錢比國庫還多,墨染山河,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梁帝的心思不錯,可事與願違。
第二天一早,大家趕上朝,太子皇甫胤安的一封奏疏,就押到他面前。
“父皇,眼下淮水之地,災民橫行,民不聊生,又生盜匪,兒臣以為此事當需朝廷著重辦理。”
抱拳拱手,皇甫胤安臉上,帶著一抹憂國憂民:“事關莫大,兒臣身為太子,當為國排憂,為父皇解難;特此請旨,往淮水沿岸招撫匪口,安定民心。”
丹墀之上,梁帝臉色有些幽暗,太子會這麼作,不叫人意外,只是他的用詞,令人無法推搪。
對當地嘯聚的百姓,他不是鎮壓,而是招撫。
於公於私這都是最好的辦法。
暗知太子謀劃深刻,梁帝默默無聲,龍目略下,希望能有一人站出來,幫他擋住這一刀。
不由自主的,他的目光停滯在沈安身上。
皇甫胤善是他的第一選擇,只是眼下太子妙法出手,讓他一時之間沒了對策,總不能人家說得對,也強行拒絕。
那不是帝王所為。
沈安不知梁帝和太子、益王之間的都有什麼打算,但皇甫胤安一旦插手此事,淮水百姓必遭災殃。
略加思量,邁步來到丹墀之下,沈安手捧笏板微微躬身:“陛下,太子所言,不差!”m
“臣主領水務衙門示意,更知其地困苦,朝廷理應如此!”
梁帝默默無聲,收拾藏在袖口裡,輕輕敲打著,他要看沈安之後,手段如何。
他絕不可能,把太子放出去。
皇甫胤安心中存疑,撇去目光,他卻看不到沈安的盤算。
不過無妨,兵來將擋水來土屯,這個巡視鎮撫的差,他絕不能假手他人。
“陛下。”
稍頓,沈安挺直腰桿,目光灼過群臣,直指皇甫胤安:“只是太子殿下策略雖好,然其人選,卻不可行。”
“為何?”
渺目含笑,梁帝饒有意味的打量著他。
沈安道:“因為他是太子,太子掌有監國之權;淮水治災,旨在朝廷,而非當地。”
“災區當下已經是一片哀鴻,遍地泥濘,餓殍浮動。”
“無論誰去,都不能改變這一切,見哀而鳴其悲愴,指揮擾亂人心;況且全國調動,治災方略執行等,都在朝廷掌控。”
“臣以為,太子殿下千金萬貴,當留守朝中,為陛下分憂,參督總政;至於前往淮水沿線鎮撫之人,陛下可另選他人。”
這一番話,揮灑悠遠,不但把皇甫胤安捧得高高的,也徹底堵住他要前進的步伐。
皇甫胤安兩手緊扣,眼底已然紅了。
他能以太子之尊,爭此官職,還不是看重隨行將士之兵權,鎮撫費用,還有就是能調動當地各方的關防印信。
只要能拿到這三樣,他的勢力就擴充到一個頂峰,之後何去何從,還不是的看他的心思?
之前水務衙門提督的位置,就被沈安奪走,那是梁帝在背後操縱,可以理解,但間隙已存。
現在他又跳出來,橫刀奪愛,就做的有些太過分了。
“沈大人。”
不待梁帝開口,太子躍然冷笑,睥睨而視:“你這話,倒是把本宮高抬了;你說的沒錯,朝廷的確才是治災的核心。”
“但朝廷有父皇主管,輪不到本宮出面;此為人倫尊卑,誰敢違逆?”
拂袖起身,皇甫胤安徙倚而笑:“本宮留在這,幫不到父皇多少,還不如到下面去走走,以太子身份,讓百信們安心。”
“殿下自謙了。”
他之所想,沈安了然,淺笑之間,直面相對:“說句冒犯的話,朝廷派遣任何一個人前往當地,都能讓百信們安心,唯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