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以退為進的妙計
墨染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3章 以退為進的妙計,震驚!敗家子的私房錢比國庫還多,墨染山河,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甫胤安在東宮之中,來回踱步,臉色陰如臘霜打過的竹葉一樣,不但冷,還帶著銳芒。仟千仦哾
侯近山悄無聲息的在一旁伺候著,眉頭緊鎖,姚成本之死,來的太過突然,而且又是在沈安歸來之後,就立刻傳出這一訊息。
很難說這件事,是否與他存在關聯。
侯近山不敢往皇甫胤善身上聯想,雖然他自己也知道,這樣做,存有紕漏,可是他沒辦法。
再怎麼說沈安也不過就是一個大臣,皇甫胤善可是當今陛下的兒子。
且看梁帝對他的栽培,大有一副要和太子分庭抗禮之意,他難道還敢往梁帝身上動心思嗎?
“過來!”
突然間,皇甫胤安雙眼閃過一抹兇光,侯近山心神一震,小心翼翼的上前伺候:“殿下有何吩咐?”
“你去寫一封奏疏,就說本宮對姚成本之死,深表哀切,懇請父皇,給其哀榮,另奏明,朝廷丞相一之外,關係重大。”
“不可輕易空缺,縱觀滿朝文武,本宮卓建擢拔沈安暫行丞相事。”
什麼!?
侯近山想不到,太子會這樣語出驚人,沈安本已是權傾朝野,再把他擢升代行丞相事,不會進一步擴大他的勢力?
心中所想,不知不覺浮現在他臉上。
皇甫胤安瞧著,不屑淺笑,眼睛眯成一條刀刃樣的縫隙:“聽著,本宮的話還沒說完;除此之外,另附一封朝議,就說姚成本身為朝廷丞相,隨益王賑災陷身匪寇之手,此為震動之事。”
“建議父皇,著令益王皇甫胤善,將當地所有盜匪,悉數殲滅,不留活口,非此等狠辣手段,而不能匡扶朝綱。”
侯近山全明白了,趕情殿下這是給一個甜棗,打一個巴掌,好生安撫姚成本後事,本事順理成章的事。
之後看似他把沈安提拔上來,實際卻是要逼著梁帝,讓皇甫胤善在當地,血手鑄殺孽。
那些匪寇說到底,不過就是一群活不下去的百姓。
朝廷對他們本來的策略,恩威並施,邊打邊安撫,透過此事,也能讓皇甫胤善在當地博取人望。
但是這樣一來,人望就不要提了,只怕在當地,益王還得留下辣手屠門的惡名。
這對他的聲譽十分不利。
至於那個沈安,侯近山覺得,即便沒有太子的建議,梁帝也有七成可能,讓他暫時代管丞相事。
如此何不多送一個人情?
“殿下妙計,老奴這就去辦!”
壓低身子,侯近山三拜退去,皇甫胤安端坐金椅上,神色中陰騭未消,雖然啊這樣做已是在極力將姚成本身後的效用,發揮到最大化。
可是根本問題,還未解決。
皇甫胤善歸朝時,他就知道這一定是父皇安排下,和他打擂臺的人,再加上被皇帝有意繫結在他身邊的沈安。
兩者相加,力量不弱於他。
所以他們活著,麻煩就絕不會斷!
幾番思量,千錘百煉的琢磨,皇甫胤安才想到剛才那個辦法,如果沈安暫行丞相事,他很快就要再度離開京城,前往各地方巡閱。
只要不在梁帝眼皮下,要殺他,機會就很多。
御書房中。
梁帝剛剛看過,東宮方面送來的奏疏,上面在字字句句,都惹得他惱怒不已,太子,真是瘋了!
“陛下。”
李德海剛才也掃了一眼奏疏,皇甫胤安的心思,昭然若揭:“只怕太子殿下,這一次是打算以退為進,壞了益王在百姓心中的聲望。”
“可是這些話他說的於情於理……陛下還真是不好拒絕。”
“難道就要順了他的意?”梁帝雙眉微皺,一雙龍目內,光彩含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