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耙撈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章 敢當,凡三的財富蛙跳,釘耙撈月,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羅蒙山一家,從魯省來雩婁祭祖;思念思想姐弟倆,則前往魯省爬泰山。
這次遊學,建華學校設計的路線是:爬泰山,拜孔廟,尋“聊齋”,遊泉城。
爬泰山前,遊學小組負責人段風華,給學生們上講了一段文言文,朗讀了杜甫的一首登泰山的詩,並要求大家背誦。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這段話,頭兩句很多人都聽說過,後面的則很少人能說出來。
六年級的孩子,正是記性好玩心大的時候。很多孩子都把這段話背下來了,但其中的意義卻不甚了了。
不過,踏上登山路後,這幫小傢伙算是漸漸明白了。
7月9日清晨,孩子們武裝整齊,從泰山腳下的麗華賓館出發。
每個孩子都是一頂遮陽帽,白色短袖T恤,黑色短褲,白球鞋,揹著一個小水壺。
吳秀玉、凡學竹與其他家長一樣,也是與孩子們類似打扮,只是大幾號而已。
孩子們登上隨行大巴,來到天外村入口,從這裡換乘旅遊景點的中巴,直奔中天門。
一路上,頭頂是巍峨高山,身旁是岩石嶙峋,腳下是深溝險壑,孩子們一邊看,一邊心驚。
到了中天門,下車後,家長們與自己的孩子結對,準備爬山。
這裡,是上山前最大的補給基地。
有的孩子在忙著買零食,有的在補充水。吳秀玉與凡學竹則給自己與孩子每人買了一隻竹手杖。
幾個孩子笑媽媽,年紀輕輕用柺棍,兩人見大夥都買,估計登山用得著,就不以為意。
上午8點半,建華學校負責遊學的4位老師,分成兩班。
兩個小夥子跟著女導遊在前面引路,段風華與另一位女老師在後面壓陣,家長們則在自己孩子身邊照護。
點清人數後,大夥開始上山。
一開始,孩子們還是意氣風發,到了對松山,就是十八盤,仰視天門,盤路陡絕,似雲梯倒掛。
泰山之雄偉,盡在十八盤,泰山之壯美,盡在登攀中。
這也是建華學校,讓孩子們徒步上山的目的,就是要鍛鍊他們吃苦耐勞精神。
看到那又陡又窄的臺階,不少孩子心裡開始打鼓,腿開始發抖,有些畏難。
這時,家長的作用開始體現,不少人牽著孩子的手,勇敢地邁上第一步臺階。
凡家兩個孩子,沒有讓吳秀玉牽手,姐弟兩個自己邁上臺階。倒是方方,牽著凡學竹的手,不敢放鬆。
吳秀玉緊走幾步,跟上孩子,吩咐他們儘量靠裡,她自己走在外側。
臺階旁有鐵扶手,不少人扶著兩側的扶手前行,這些扶手已被磨得發亮。
這天是週五,但爬山的人還是很多,十八盤上也是川流不息。
這種熙熙攘攘的人流,倒是沖淡了孩子們心裡的畏高情緒。
路兩旁,古木參天,不時有溪流潺潺,清風一吹,有帶來幾絲涼意。
爬山是個慢活,急不得。
開始跑得越歡,到後面累得越狠。因此,帶隊的老師與導遊,有意放慢腳步。
路上,每到一處有意思的景點,導遊都停下講一陣,孩子們也趁機歇歇腳,比如,五大夫松,昇仙坊。
聽了這些傳說,孩子們往往會心一笑,減少了不少疲勞。
泰山有3個十八盤之說:自開山至龍門為“慢十八”,再至昇仙坊為“不緊不慢又十八”,又至南天門為“緊十八”。
到了昇仙坊,遙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