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尺書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55章 畫地為牢,血蓑衣,七尺書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將軍深明大義,在下感激不盡!”

在蒙古將軍的帶領下,柳尋衣一行順利進入重兵把守,森嚴壁壘的漠河馬場。

偌大的馬場由中軍、內欄、外欄、草場、兵營幾部分構成,從中軍至兵營呈“同心圓”層層包圍。

其中,蒙古將軍及一千親兵駐紮於中軍,即整座漠河馬場的中心。千挑萬選、精心飼養的戰馬圈養於內欄,無法作戰的老弱瘦馬圈養於外欄。再往外是延綿千畝的肥沃草場,四千軍士以五百人為一營,分別駐紮於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位,每一營管養軍馬數千匹。他們戰時為兵,平日牧馬,各自巡邏佈防,飼養繁殖,最終由中軍統一調配。

剛剛與柳尋衣一行發生矛盾的,正是八營中的一營。

當柳尋衣等人穿過草場、外欄,來到馬場的內欄,赫然發現這裡的戒備遠比外邊森嚴。雖然是一座馬場,但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絲毫不遜於兵馬大營。

常言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今天,柳尋衣親眼見到漠河馬場的井然有序,心中不由地連連感慨:“一座飼養牲口的馬場尚且軍紀嚴明,更何況衝鋒陷陣的兵營?管窺知豹,單從一座馬場足可看出蒙古的強悍絕非浪得虛名,大宋的戰力遠不及蒙古亦是情理之中。尤其是這位守正不阿的將軍,相較於大宋的馬政不知高明幾許。”

並非柳尋衣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只是他曾親眼見過大宋群牧司那些官員腦滿肥腸,大腹便便的慵懶模樣。同為武官,他們與眼前這位雄壯魁梧,聳膊成山的蒙古將軍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雲泥之差。

說句不好聽的,倘若兩國交戰,縱使雙方精銳勢均力敵,後勤援兵一旦在陣前相遇,同樣會生死兩命,高下立判。

心念及此,柳尋衣快走兩步,追上頭前帶路的蒙古將軍,拱手道:“大恩不言謝,敢問將軍尊姓大名?”

“本將蘇日格,與蘇禾同出一族。”蒙古將軍也不含糊,甕聲作答,“算起來,他應該叫我一聲‘阿哥’。”

“原來是大哥的兄長,難怪能在大哥危難之際不避流言,慷慨相助。”柳尋衣恍然大悟,看向蘇日格的眼神愈發欽佩,“將軍既是大哥的‘阿哥’,自然也是小弟的‘阿哥’……”

“不必多禮,我和蘇禾雖是同族,但不同志。他願與漢人結拜安達,與你稱兄道弟,但我不會。”蘇日格毫不避諱地打斷柳尋衣的恭維,“雖然蒙宋和親,暫時和睦。但你我心裡都清楚,兩國之間早晚必有一場血戰。到時,我們沙場相遇仍是不共戴天的死敵。”

蘇日格快人快語,令柳尋衣不禁一愣,苦笑道:“蘇將軍所言極是!兩國尚未交戰,我已將大哥害的劍沉豐獄,倘若戰端一開……我和大哥之間不知又會平添多少麻煩?”

“你也不必妄自菲薄,我和蘇禾雖然都是蒙古人,但我們的身份不同,立場也不盡相同。嚴格來說,他只是擁護大汗的江湖人,而我是誓死效忠的馬前卒。因此,他可以不受束縛與漢人相交莫逆,但本將王命在身,於心、於行皆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差池。”

“將軍此言令在下茅塞頓開,受教了!”

“你們漢人就是禮數太多,太虛偽。”

見柳尋衣再一次對自己拱手作揖,蘇日格不禁眉頭一皺,並未還禮,而是快步朝遠處走去。

“其實,蒙古人的規矩並不比漢人少,但他們的俗禮卻遠不及你們萬分之一。也許……這就是大宋偏安一隅,一直無法北定中原的緣故。”

不知何時?優哉遊哉的洵溱從滿眼尷尬的柳尋衣身前飄過,腳步未停,卻留下一句耐人尋味的諷刺。

“什麼意思……”

“雖然我是漢人,但我認為……洵溱言之有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醉吳鉤

淮楊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