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三叔公的失蹤事件
韓逆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章 三叔公的失蹤事件,重生激盪年代,尋寶起家!,韓逆子,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言登上馬車,何建國默默遞過斜背在肩上的軍用揹包,不多言,只是悠閒地跟在車旁。”
你們是不是有什麼秘密呢。”
老人們的目光敏銳,秀兒的母親察覺到一絲異樣,壓低聲音輕聲詢問。
江言搖搖頭,微笑著說:"沒什麼,他家來信提及我們兩家曾有淵源,按輩分我應當稱他為兄長。”
何建國瞥了她一眼,心中暗笑,雖然界限已模糊,但他願意給時間讓她適應,畢竟,他已將江言視為未來的妻子。
馬車上的婦女們開始閒聊,話題從瑣碎的鄰里事務轉到了遠處的紅旗村。
【“你們知道嗎?紅旗村現在可能遇到困難了。】”
一位鄰村的大嬸突然插話,話語中帶著幾分驚訝。
"怎麼了?不是說人多力量大,問題都解決了嘛。”
秀兒的母親疑惑地問道,畢竟紅旗村曾與青山溝有過摩擦,她們村的人都有所關注。
大嬸嘆了口氣,詳細講述道:“原本是這樣,但公安回來後態度大變,說情況嚴重,可能會有嚴厲的判決。
我兒媳婦的二姨夫就在那個村,聽說知青們受的苦,有的已經危在旦夕,一個小孩子據說被生產隊長單獨處理,這下子,怕是無法善了。”
村民們雖不懂法律的複雜,但深知團結的力量,比如之前一個村子因糧食問題與糧管所發生衝突,全村民出動求情,最終只受到口頭警告。
然而,這種和解背後可能隱藏的報復,誰也無法預料。
"紅旗村的人一向囂張,以前國家不管,現在居然敢對知青下手,我看這次他們不會有好果子吃。
我腰扭傷那次,女婿體貼地送我去縣醫院,正好看到幾個知青,其中一個女孩到現在還沒醒來,聽說成了植物人,這對她的父母來說,真是人間悲劇,無辜的孩子被送到鄉下,真是造化弄人啊。”
大嬸的話語中充滿了同情和感嘆。
一提起此事,村民們的話題瞬間聚焦,紛紛講述自家對知青的熱情,儘管話題核心圍繞紅旗村的困境,卻洋溢著一種微妙的同情。
江言思索片刻後,轉向何建國提議:“不如我們也去看看他們吧,我記得張清芳他們曾說過,知青們曾經自發去探望。”
何建國毫不猶豫地同意了這個建議。
他們的馬車此行目標明確,直奔縣城,為的是購置農藥和腳踏車,這是整個村子的期盼,不僅是榮譽的象徵,更是實用的需求。
江言他們把名額讓給生產隊,村民們猶如久旱逢甘霖,哪怕集體出資,大家也心甘情願,畢竟生活中總有急需之時,腳踏車意味著便捷。
由於之前的不愉快經歷,江言對縣城抱持謹慎態度,匆匆購買了兩罐麥乳精和奶粉,便與何建國一同前往醫院。
相比之下,江言對知青們的瞭解遠超車上的大嬸大娘們,九大的決議強調青年下鄉的意義,卻引發了這場風暴。
即使蘇家有所顧慮,但仍透過私下渠道透露,紅旗村成了反面教材,理應受到嚴厲懲罰。
儘管知青們首先挑起了事端,但考慮到可能帶來的影響,蘇家並未公開追究,而是將責任全部推卸給紅旗村。
通告如雪片般飛來,對紅旗村的指責不絕於耳,一些人被判死刑,一些人被囚禁,整個村莊因此在全國範圍內聲名狼藉。
而知青們則得到了妥善處理,重傷者送去大學深造,輕傷者安排進工廠工作,只有那昏迷未醒的少女和悄然回家的蘇志偉例外。
“前陣子還有絡繹不絕的探訪,現在卻門庭冷落,那個姑娘真可憐,聽說家人四散,無人照料,未來該如何是好啊。”
江言和何建國到達時,恰好聽到兩位小護士的交談,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