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往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純陽劍尊 第19節,純陽劍尊,一任往來,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生死有命,我這一輩子也算過得快活,只盼你有朝一日,真能修成無邊法力,成就仙人位業,便不枉我此生教你一場了。”

凌衝岔開話題,說道:“如今大哥婚約雖解,我卻仍擔心那蕭厲還會再來。尤其他拜入星宿魔宗,若是修成魔法,勢必更加難以對付。我在外修道,鞭長莫及,家中之事便要拜託王叔了。若真遇有甚麼大事發生,可往碧霞寺中請碧霞和尚前來坐鎮,他瞧在我的面子上,必然應允。我至多三到五載,必然回返,那時想必已得上乘劍術,蕭厲之事,便不足為慮了。”

第62章 六十二 辭親遠行

王朝凝重點頭,說道:“此事我記下了,少爺放心便是。”凌衝想了想,說道:“先前王叔所殺兩個細作,究竟是何來歷?”當日蕭厲來犯之時,王朝曾趁機將凌府中兩名家丁打殺,事後凌衝不問緣由,施展計策讓碧霞和尚背了黑鍋,又有喬百歲坐鎮,金陵府尹不過略略問詢了幾句,便將二人屍首抬走,再無下文。

王朝道:“那二人身份我早已訪查的明白,乃是京中靖王派來監視咱們府上的奸細。不但凌府之中,滿金陵城中四品以上官員,皆有專人每日監視,那靖王所圖不小,江湖傳聞,此人早有異心,只怕再過幾年便要舉兵謀反了。”

大明江山迭經千載,中有無數次兵禍之災,只是皆未傷及根本。大明國祚綿延至今,只是王朝氣運已然式微,政令雖不至不出京師,但地方大員手握重權,聽調不聽宣,皇帝威嚴大大削弱。又有四方盜賊蜂擁而起,劫掠行商,如今已是民怨沸騰,許多地方趕上旱災水災,百姓沒了生計,便即揭竿而起,反抗朝廷。

大明朝皇帝雖則昏庸,但對於敢於造反的百姓,鎮壓手段卻極殘酷,但凡舉事造反之輩,一旦被抓,盡數凌遲處死,誅夷九族,如此酷壓之下,卻逼得百姓不得不反,如今除了中原腹地,京師所在之外,幾乎處處有流民,處處有叛軍。

那靖王乃是當今大明天子堂兄,少有賢名,被先帝封為藩王,食邕之地離京師不遠。靖王就藩以來,擴張軍備,招納能人異士,王府之中亡命之徒甚多,亦有許多身懷異術之修士。靖王豢養門客死士,又以重金結交朝中大臣。

有那忠良之士,瞧出靖王久有不臣之心,上疏啟奏,哪隻惠帝昏聵到了極處,竟然說道:“靖王之事,朕早已知曉,他封地之上流民甚多,多養死士,乃是為了護衛王府安全。爾等不必多疑,靖王乃朕堂兄,必不會反的。”竟將此事壓下。

訊息傳入靖王耳中,更加肆無忌憚,豢養之軍隊早已超出藩王軍權之限。蕭厲生父蕭遠年當年乃是鎮北大將軍,統領數十萬軍馬,駐紮北疆,防備北方遊牧騎兵南下。距離靖王封地不遠,野史傳聞,靖王瞧上了蕭遠年手中兵權,因此設計陷害,誣陷其私通北國,惠帝大怒,當即下令將蕭遠年捉拿回京,凌遲處死。

蕭遠年死後,數十萬兵馬群龍無首,靖王趁機上疏自薦,總算惠帝還未糊塗到家,不曾將兵權交付,且還斥責了靖王一番。靖王受驚之下,很是乖順了幾年。

近些年惠帝日益衰老,精力大不如前,整日只顧著與宮中嬪妃取了,要麼便是命國師曹靖開爐煉製長生延命的丹藥。若非有文淵閣張守正為首的一干輔政大臣日夜操勞,這大明江山早就大廈難支。饒是如此,大明朱家基業亦如風中燭火,隨時便會熄滅。

金陵城乃是大明舊都,城高牆厚,守衛森嚴,因此匪患不存。但金陵城龍盤虎踞,乃是帝王之氣所鍾,歷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一旦戰事開啟,必然要有一場腥風血雨。

凌衝微微感嘆,說道:“歷來扯旗造反之事,唯恐被人得知,這位靖王能將反叛大業鬧得人盡皆知,婦孺鹹聞,也算有些本事了。”王朝笑道:“誰說不是?只此一點,便可看出那靖王亦是志大才疏,更兼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寂靜江上

丁墨

心動難忍

午時夏風

吃瓜少女的副本世界之旅

橙子糖雨

非同步追兇

龍潭散人

仙堂

祈汕染

修真世界之風雲錄

歸墟海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