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麥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草原中原兵制,晉末長劍,孤獨麥客,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首先講一點:一般而言,只有中原養兵,草原不養兵。
關於這一點,我記得前面有個單章提到過了,怎麼現在還有人問?一會問石勒怎麼這麼多騎兵,一會又問匈奴怎養得起這麼多兵?
說了等於白說。
我敢肯定,我這是第二次說了,後面還會有人問。
其實可以去看看我的上本書《晚唐浮生》,裡面對草原的生活、組織及動員模式講得很清楚,我覺得可能沒有其他歷史小說詳細寫過。
草原牧民平時有自己的生活,是“民”。
戰時打仗,是“兵”。
平時沒有維持成本,不需要養,知道嗎?
馬匹是他們生產生活的必備物資,家家戶戶都養,天天騎。
如果是沒什麼個人財產和人身自由的牧子,也會騎老爺的馬,去幫老爺放牧。
實在不行,被徵發了當步兵,這又不是沒有過。
唐宋時奚人步兵就挺有名,戰鬥力不弱。
這種動員模式,好處是幾乎沒什麼維持成本。
馬:牧民自備。
武器:牧民自備。
就打仗的時候提供一下軍糧。
軍餉:沒有。
而且,兵力來源也不只是自己國土範圍內的。
舉個例子。
唐末李克用在大同叛亂,被朝廷剿滅,父子北奔韃靼。
後來黃巢攻入關中,李克用父子被赦免,參與平叛,於是從沙陀三部招募一萬多人,由李友金帶著送過來。
李克用還從陰山韃靼、黑車子韃靼、吐谷渾、回鶻等各種雜胡“招誘”三萬多騎兵。
注意“招誘”這個詞,史書上多次出現,本書也出現過。
字面理解即可。
就是招募、誘惑雜胡部落為你打仗。
打完仗各回各家。
你看看,李克用從幾乎沒什麼兵,一下子擁有了五萬騎兵。
李克用當河東節度使的時候,爭奪大同,驅逐了原節度使赫連鐸。
赫連鐸的吐谷渾部落都投降李克用了,此人跑路後,又施展三寸不爛之舌,說得草原數萬騎南下,進攻大同,被李克用擊敗。
赫連鐸再跑路,又說動黠嘎斯人,八萬騎南下,再被李克用擊敗。
唐代在草原用兵,也經常招誘部落為他們打仗。
沒什麼好處,就是許以劫掠厚利,另外再威脅一下,其實就是威逼利誘。
赫連鐸就是用大唐正牌節度使的虎皮,外加利誘,說動雜胡部落南下。
這種事情從東漢年間就很常見了,我就很不解了,怎麼還覺得奇怪?
東漢經常自己出重騎兵,讓草原部落出輕騎兵,然後一起去打別的部落,比如鮮卑。
難道別的作者提都沒提過這些事情?
再說一遍,可以去看看《晚唐浮生》,對草原部落描寫得很詳細,章節不少。
簡而言之,這些部落就是一個個兵員庫,他們是“中立野怪”,你招誘不到,還不允許別人招誘?
唐末河東、幽州這些緣邊將帥們經常一次性招誘數萬草原騎兵,南下參與藩鎮混戰,這是緣邊將帥的“福利”,別人享受不到。
當然,唐末時步兵的素質比較高,各個藩鎮也有部分騎兵。
比如,昭義鎮(今上黨一帶)自己就養馬,甚至打出了品牌,每年還給朝廷送馬五百匹。
蔡州有龍陂監。
陝州有牧場。
襄陽、淮南甚至附件都有牧場。
錢鏐直接在杭州城外養馬三萬匹。
等等。
中原遍地牧場,各個藩鎮養馬數量難以統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