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麥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簡單介紹下南北朝騎兵,晉末長劍,孤獨麥客,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具裝甲騎最黃金的年代。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和東漢有關。
(一)東漢非常愛用具裝甲騎。
開國初年,吳漢帳下有三千多烏桓騎兵,屢屢衝鋒陷陣,曰“突騎”。
當然,劉秀帳下不止三千多騎兵,但主要來源是幽州。
幽州胡漢雜處,內遷的胡人開始學習中原肉搏騎兵的套路,漢人也大量學習騎馬射箭,相互交融,成了劉秀騎兵的主要來源地。
東漢立國後,幽州突騎被南遷至洛陽。
此時洛陽共有兩支突騎部隊,其一是長水校尉統率的烏桓突騎,其二是屯騎校尉統率的幽州突騎,編制為:
屯騎校尉營,有員吏128人,領士700人——兵源地為幽州,胡漢都有。
長水校尉營,有員吏57人,領烏桓胡騎720人。
當時北軍五校帳下總共3526名士兵,突騎計有1420人,比例相當之高,幾乎是40。
洛陽之外,重鎮黎陽有一支幽州突騎,人數不詳,大機率和屯騎、長水差不多,七八百騎。
這三支之外,東漢邊郡還有一些突騎,單個郡數量相對較少,但加起來總數不少。
這幾部分之間其實是有等級差的。
一般而言,東漢政府從邊郡突騎中挑選精銳補入黎陽營。
黎陽營經常參加外部戰爭、鎮壓內部叛亂,其精銳驍勇者補入屯騎校尉所統之軍。
內附胡人部落中的驍勇者,直接補入長水營。
又因為烏桓時不時叛亂,以幽州土著為兵員的黎陽營、屯騎營地位就顯得很重要了,因為這支部隊的兵員不一定是胡人,而是“幽州土著”——可能是漢人,也可能是胡人。
比如,鄧訓就曾將黎陽營屯狐奴,鎮撫烏桓叛亂,最後成功升任護烏桓校尉。
或許有人會問,東漢的騎兵編制也太小,禁軍+黎陽營不過兩千餘騎,邊郡突騎規模比這大得有限,而胡人騎兵動輒以萬計,人家是傻子嗎?為什麼不造反?
很簡單,劉秀建國後對突騎進行了具裝化。
江蘇徐州十里鋪出土的東漢墓中,出現了精銳具裝甲騎攻擊輕裝刀盾步兵的畫面。
另外,山東嘉祥出土的東漢水陸攻戰畫像石中,多處出現了刀盾步兵攻擊手持長兵器的具裝甲騎的畫面。
河南南陽王莊漢墓出土的河伯出行圖中,河伯的侍從要麼扛刀盾步行,要麼騎“魚”,再看其裝備,完全是具裝甲“魚”——其實把魚換成馬就是了。
具裝甲騎屬於重騎兵,但重騎兵不僅僅是具裝甲騎。
人、馬都披鎧甲的,叫具裝甲騎,算是重騎兵的一種高階版本。
人披鎧,馬不披鎧的,只能稱為重騎兵,是普通版本。
兩者戰鬥力是有差距的。
東漢靠著這一套,還是玩了很久的。
一旦有事,就出動具裝甲騎,徵發屬國騎兵,外加中原步兵,四處平亂。
東漢的正規軍兵力真的少得可憐,完全就是走精兵路線,因為開支小。
(二)東漢末年、曹魏時期
到了東漢末年,從邊郡選拔精銳入黎陽營,再從黎陽營選人入屯騎營的路子走得不是很暢通,屯騎、黎陽二營的突騎漸漸變成父死子繼。而常年生活在中原富庶之地的人,素質大大下降,有人甚至利用特權開始經商,戰鬥力一落千丈。
桓靈二帝時還有買賣禁軍軍額的事情,北軍五校、黎陽營等曾經立下過赫赫戰功的部隊變得烏煙瘴氣。
東漢朝廷也不是沒有做過努力。
比如從幽州招募新人南下,補充屯騎、黎陽二營。
長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