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麥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二章 軍鎮下,晉末長劍,孤獨麥客,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謂軍鎮,其實是一種管軍又管民的機構,一般設於邊地。
戰爭頻繁時期,無論是邊地還是內陸要衝,如果駐軍的話,一般會給守將平時難以得到的權力:軍政一把抓。
軍政一把抓的好處是可以減少扯皮內耗,以更快的速度響應戰爭,畢竟戰場局勢千變萬化,一旦反應遲緩,輕則錯失戰機,重則軍破身死。
壞處也很明顯,軍鎮會被經營成獨立王國。
原本的匈奴五部,其實就是超大號軍鎮。五部各有駐地,各有官長,且是世襲。
和平時在平原種地,于山上放牧,戰爭時出兵打仗——不一定有工資。
後漢朝廷正規軍力很少。因此,比起前漢,他們更多地倚賴附庸胡人部落打仗,經常無償徵發或出錢僱傭,南匈奴是僱傭次數最多的,其次是烏桓。
邵勳設立軍鎮的目的則更深一層,他想把乞活軍及投奔而來的胡人部落納入體制。
乞活軍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自司馬騰帶他們來冀州後,就快速紮根,吸納並、幽、冀三州流民百姓乃至部落逃人,形成了一個複雜的集合體。
他們現在基本和幷州關係不大了,而是冀州本地勢力,比較抱團,相對排外。
最好的辦法,其實是對這些人編戶齊民,但現在做不到,可能會逼反他們,那麼就給他們一個附庸勢力的名分:軍鎮。
胡人部落同理。
自後漢遷匈奴入境以來,從來沒進行過徹底的編戶齊民,最多清查過戶口,瞭解一下他們有多少人丁。
所謂編戶齊民,是要在當地設立各級官府,讓普通牧人聽從官府的命令,而不是部落頭人的命令,這是最核心的部分。
真正編戶齊民了,那就是官府可以直接呼叫的力量。
李唐攻滅高句麗後,遷移了大量百姓至淮南定居,編戶齊民,後來慢慢都融入了唐人之中,再沒造過反。
他們在西北抓捕、收編吐蕃雜胡,然後流放至吳越,基本是同樣的手段,效果也很好。
但遷徙到淮西、南陽的突厥人就不行了,沒有進行編戶齊民,他們仍然是部落頭人體制,甚至連生活方式都不改,放牧、打獵,偶爾種點地也是“遊耕”,而不是“定耕”。
這種就是刺頭了,時間久了,當地漢人也浸染胡風,騎馬打獵、劫道殺人、造反割據如家常便飯,最後誕生了鼎鼎大名的“蔡賊”——平時種地,閒時搶劫,最遠的從南陽跑去江西、湖南搶劫,搶完再回家種地。
軍鎮算是“半”編戶齊民,因為完全的編戶齊民不現實,很可能讓他們轉投匈奴,變成敵人進攻自己的力量。
現在要做的是統戰,即儘可能團結更多的人,抵禦匈奴進攻。
冀州的雜胡部落、乞活軍等組織,投過來一支,匈奴就少一分力量,一進一出,差別其實很大的。
軍鎮長官允許世襲或內部推舉,朝廷只稽核,給予委任狀。
軍鎮官民立下功勞的,可離開軍鎮,升遷至其他地方做官。
別看這一條平平無奇,其實已經是朝廷在與部落頭人、乞活帥們爭奪影響力了,因為中下層有了另一條路:立功受賞,升遷走人,而不再是生死富貴皆由頭人一言而決。
這就是體制的力量。
當然,軍鎮長官世襲也保障了頭人的利益,甚至可以說透過官方背書,穩固了其家族利益,畢竟部落裡下克上造反的也不是沒有。
草原部落最大的問題是繼承人交接搞不好,經常腥風血雨,死傷慘重。
現在麼,沒有朝廷委任狀的,他就不是真正的頭人,地位不穩,甚至可以舉兵討伐,且是聯合其他部落軍鎮一起討伐。
部落頭人不是傻子,比起整個部落的利益,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