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格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2章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流螢煜煜赴明月,貝格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漠國接壤。”說完,皇帝長嘆了一聲。
原本,北漠國因娶了長公主而與嶽國和平相處多年,但是北漠國國土狹長,臨近嶽國西北部的地區,多有靠遊牧而生的部落異族。這群人雖為北漠國國民,卻又各自有部落族長,所以難以管理。
北漠國的遊牧部落,常年以來不僅是北漠國國君的心病,也是嶽國邊境的一個威脅。唯有常年嚴陣以待,方能避免這群蠻夷之人突然偷襲。
“兒臣明白。”二皇子主動請纓道:“所以,兒臣願意親自率兵,去往西北平息暴亂。”
皇帝因為此前二皇子的失蹤而心有餘悸,他擺手道:“不妥。還是讓蕭將軍派人去西北一趟。”
一旁的大臣聽言,上前一步勸說道:“聖上,讓蕭將軍的軍隊去鎮壓暴亂,未免大材小用。若是被暴民知曉,非但暴亂難平,說不定此事還能助長他們的氣焰,以為朝廷忌憚他們才會如此。”
皇帝聞言,眉頭緊鎖,一時難以做出決策。
“父皇。”二皇子再次拱手請求道:“便讓兒臣去吧。父皇放心,有了之前凌淵河之戰的經驗,兒臣必定謹慎行事,定不令父皇擔憂和失望。”
,!
大臣也贊同道:“派親王出面,一可彰顯朝廷對西北形勢的重視,二可安撫百姓之心。百姓都知冀王殿下仁德寬厚,微臣以為,由冀王殿下領兵,乃為上策。”
皇帝依舊略有遲疑地望向二皇子,又看到了一旁一直沉默的岑思卿。最終,他還是開口道:“容朕考慮一下,你們都先退下吧。”
這時,岑思卿才抬頭看了一眼皇帝,神情若有所思,卻還是行禮告退。
皇帝也察覺到了,岑思卿似乎欲言又止的模樣。
於是,當日黃昏時分,剛從清秋閣回到榮和宮的岑思卿,便被袁福公公又領去了永福宮。
皇帝見到岑思卿,便招手讓他陪自己下棋。
岑思卿知道,西北暴亂危急,皇帝此時找自己,必然不是為了下棋而已。但他欣然一笑,坐到了棋盤前,一言不發地認真陪皇帝下棋。
一局過後,皇帝險勝。他看著棋局,對岑思卿說道:“原先不知,你的棋藝精進了不少。”
岑思卿坦然一笑,說道:“父皇說笑了,上一次思卿與父皇下棋,還是我五歲時候的事情了。相較與五歲的孩童,思卿的棋藝自然是增進了一些。”
皇帝聽言,先是一愣。他竟然不知道,之前自己與七皇子岑思卿對坐棋盤前,已是十二年前的事情了。皇帝忍不住笑了一聲,說道:“你說的對。”但又忽覺憂傷,輕聲重複道:“你說的對”
岑思卿看出了皇帝的情緒,他繼而收拾好了棋子,說道:“上一局是父皇先落子,那這一局,便由兒臣先下了。”說完,將手中的一顆白子輕輕放了下去。
皇帝緩緩點頭,然後也在棋盤上放下了一顆黑子。
又是一陣沉默,皇帝見岑思卿如此專注地下棋,只好先開口說道:“今日在紫宸殿,逸承提出親自去西北平息暴亂,你以為如何?”
岑思卿聽到皇帝的問話,手中本應落下的棋子,忽然收了回來。
“兒臣”岑思卿欲說還休。他停頓了一會兒,才緩緩說道:“兒臣以為,二哥大仁大義,此舉亦是為國為民。”
皇帝聽到岑思卿的回答,他抬起視線,注視著岑思卿的雙眼,問道:“你真的這麼想的?”
岑思卿看似一驚,卻立即回應道:“兒臣確實是這麼認為的。”
“你這是打算當著朕的面,口出欺君之言。”皇帝的視線又落回棋盤,語氣平靜地說道。
岑思卿立即起身,跪在地上,請罪道:“父皇睿智,兒臣什麼也瞞不住父皇,還請父皇恕罪。”
“起來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