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小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章 格 局,小族長的奮鬥,清河小子,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在張恪等人焦頭爛額時,李嚴尋了過來。待聽完周通的彙報後,李嚴除了緊鎖眉頭外,卻也同樣沒有什麼主意。張恪隨口問道:"守心兄有打聽到什麼嗎?"

李嚴搖了搖頭,道:"我又去找秦銳詳細的問了下,但並沒有什麼新的資訊。幾天前,他也是偶然間聽說了此事後,才來告訴我的。現如今這件事情已漸漸的在士子中間廣泛傳開了,這也導致了那些落第舉子與中了杏榜計程車子隱隱對立了起來,因而如今他也沒辦法再去打聽到什麼新訊息了。如今秦銳自己也在憂心,若此事最終爆開來,他這好不容易考上的貢士……,唉!"

張恪無奈的嘆了口氣,這事兒已逐漸有失控之勢了。雖然暫時穩住了林庭謙等人,但終究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只差一個引子,這個醜聞就將爆開,浮上臺面,到底該怎麼辦呢?

四個人冥思苦想之後,張恪最終道:"此事終究是要曝光的,為今之計,只有說服老師先一步,主動的將這整件事,稟告陛下,先保住自己再談其他了。"

李嚴點頭道:"這倒是個路子。只要周大人成為了率先揭發弊案的人,就能反客為主了。只是,這樣做的話,崔尚書那裡怎麼交待了?"崔浩是本屆會考的主考官,若是周勃將此事繞過他,直接去稟告皇帝,那就是陷上官於不義,崔浩在此之後,會怎麼看待周勃,可想而知。而且這樣做,也有弄權之嫌,此事之後,皇帝和朝堂諸公又會怎麼看周勃的為官之道呢?

周通急道:"如今,還管得了這麼多嗎?難道要讓二叔平白無故受此牽連嗎?"

張恪又是一嘆,來到這個世界後,他第一次有這種無計可施的無力感。政治和官場的複雜,當真遠非其他的領域可比,這心啊真的是操稀碎了。時間緊迫,最終,張恪決定還是先去找周勃談一談,再作計較。

張恪和周通在太陽落山前,來到了周府。一直等到月亮爬上樹梢後,周勃才回到家來。據師母說,禮部最近一直在安排組織殿試的事情,老師近來都是忙到很晚才歸家的。周勃見到他們,倒是很高興。可是,當張恪將林庭謙所言之事,告訴他後,周勃憤而起身怒道:"竟有此事。科舉,為國舉賢,掄才大典。竟然有人行此卑鄙之舉,士可忍孰不可忍。你們在這兒等著,我這就去找崔尚書言明此事。"張恪兩人沒想到周勃反應這麼激烈,等回過神來,周勃已經走出去了。兩人想要追他回來,但這是在內城,如今已經宵禁,他們沒有令牌,無故不得在街上行走,因而追至大門口後,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周勃離開的背影,頓足嘆息。

呆呆地站在周府門前,看了一會兒後,張恪忽然搖頭失笑起來。周通訝然道:"敬之,何故發笑?"

張恪笑了一會兒,道:"我笑我們終究是格局太小了,不如老師多矣。同樣的事情,你我第一眼看到的都是利弊榮辱,而老師看到的卻是公平正義;我們鑽在權謀的牛角尖裡,越陷越深,而老師摒棄權術的束縛,直指本心,反而能站在更高處,看透一切。"周通似懂非懂的聽著,靜待下文。

張恪理了理思路,接著道:"我們都知道,這是件醜聞,一旦曝光牽連者眾。所以我們都只自顧想著要將老師從這旋渦裡拖出來,於是我們想要勸老師先行一步,去皇帝那裡揭發弊案。然而,站在老師的角度看,這就是一個弊案,應當查清一切,還眾人一個公道,於是他想都不想,直接去找崔尚書呢。表面上看,都是去揭發弊案,但因為出發點不同,找的人也自然不同。我原本也覺得,老師直接去找皇帝比較好,哪怕會因此得罪了崔尚書,但卻是首功一件,掌握主動。然而老師沒有這麼多私心,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去找崔尚書,其實這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唉,為一己私心,差點本末倒置,害人害己,終究還是格局小了呀。"

周通聽完還是有些不明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