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釣綠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章 浪子回頭,被逐出中原,反手滅黃巢興大唐,海釣綠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九娘顯然早已經深思熟慮,面對父王的發問侃侃而談:

“父王,女兒說要改戲,就在這裡了:女兒之意,便是梁山伯還陽之後,娶得名門賢女,伺候雙親盡孝,待科舉之日,終於功成名就,此後忠君報國,最後成了一代良臣。卻不是好?”

葉友孝心中狂嘔,卻不敢表現出來:女神,這麼爛的套路,虧你想來?佩服佩服。

壽王想了想,笑著問:

“那祝英臺呢?”

李九娘似乎沒想過戲裡面還有個祝英臺,只好隨機應變:

“這等蠱惑梁山伯不能盡孝的女子,由她死去便是。這也正好與賢女形成一個對比,說明女子就該彰顯孝義,否則只能遺臭萬年。”

這句話李九娘說的輕快之極,今天看戲以來的所有鬱悶,至此一掃而空。還想勾引梁山伯?去死吧。

扮演祝英臺的葉娘溫聞言,頓時心頭火起:

這妖女,居然要英臺去死!也難怪,她早就想勾搭友孝,所以視我為攔路石!只是她如此狠毒,居然要取我性命?

葉友孝聽說李九孃的修改方案竟然是雙女主,雖然穿越前讀過這種小說,但此時實在難以苟同。李九娘只是王府郡主,總不是壽王本人,所以葉友孝也就有了反駁的勇氣:

“這男女相愛,乃是天生性情,聖人尚且說……”

壽王自然站在女兒一頭。他冷冰冰扔過來一句話:

“不孝不義之女,有何性情可言?至於梁山伯,若只講私情不肯盡孝,便是忤逆。不孝之子,即便死了,也要將他撈回陽間來盡孝!”

葉友孝不禁倒抽一口涼氣:好傢伙,死了都不放過?

鄭綮也開口了,不過態度比壽王溫和多了:

“友孝,你想戲中的這個祝英臺,違背父言遊學,頂撞父命抗婚,最後竟然自殺。如此驕縱女子,真能受得了戶牖之煩勞,當的成賢妻良母?哈哈,只怕未必。”

李九娘眉開眼笑:

“鄭相,還是你識人透徹啊。父王,這賢女,就由女兒來扮演,如何?”

壽王笑著點頭:“九兒要彰顯孝道,倒也使得。”

葉友孝此刻已經啞口無言,這唐朝人看梁祝,怎麼看出這一大堆觀後感了?真是夏蟲不可語冰。不過仔細想想,好像也有幾分道理。難道說,我已經被唐朝權貴們洗腦了?

方丈慧慎也刷了一波存在感:

“阿彌陀佛,老衲所見,若要這梁山伯返回陽世,恐怕卻少不得高僧超度。”

葉友孝一愣,苦笑不已:這,這都什麼啊?方丈大和尚,你想在戲臺子上唸經?

幸好鄭綮擺擺手,攔阻了方丈的創意。但聽完鄭相的話,感覺也沒好到哪裡去:

“方丈大師此言,恐怕未必。若論超度,還該請來道家仙師,方能令人悅服。”

葉友孝很絕望。眼看好好一個《梁祝》,只因拿到了唐朝,竟然變成了梁山伯移情別戀,祝英臺“由她死去”,還有盡孝、忠君,乃至僧道混雜,梵唱不斷,道符橫飛!他簡直想死的心都有了,自己真是犯了大罪了:把經典拿到唐朝,修改成這等慘不忍睹的形象!

葉厚生暗自思量,如果照此修改,除了加上一個“賢女”角色,還要加上和尚或者道士。賢女由李九娘毛遂自薦,這和尚、道士,誰人來演?莫不成還是自己和娘子?但此刻都是貴人議論,他謹小慎微,自然不敢插嘴。

壽王思量一陣,下了決心:“葉老丈。”

葉厚生連忙上前一步叉手唱喏:“殿下,小老兒在。”

壽王的語氣輕緩:“本王今日體察民生,前來賞戲,卻見你這戲雖然內容新穎,但不合規範之處甚多。幸有鄭相一一指出乖謬之處,孤這才發現,鄭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悍婿李二

叢林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