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釣綠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章 屍變,被逐出中原,反手滅黃巢興大唐,海釣綠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葉厚生去到丁員外那裡結清租金,路上還遇見了張歸厚帶著大隊騎兵呼嘯而過,一般小民,見了這等陣仗,自然都躲得遠遠的。葉家以前曾去朱使相府上演戲,故此汴軍大將,他家倒是認識不少,今日領頭這張將軍,葉厚生就曾見過,心中就不甚怯,只在路旁的屋簷下略避一避。他一面看著騎兵們賓士而過,一面心裡暗暗計數,估計大約有兩百騎兵吧。

騎兵過完,他就繼續向丁員外家走去,一邊走一邊心裡琢磨,適才娘子說使相的郎君去菜園,卻說只有幾十個馬軍。如今這張將軍,卻帶來兩百多馬軍。看來是朱大郎在菜園裡沒找到小兒——且慢,找小兒為何要掘地?看來他們斷定那小兒已死,這是在找小兒屍身呢。

他看看地上的陽光,又尋思到,昨夜好大一場雷雨,菜園裡更是成了沼澤。若有小兒死在那裡,最多不過皮肉浸爛了些,想來也不難尋找。如今還要張將軍帶人前去增援,定然是要擴大搜尋範圍。溫兒早上帶友孝回家,友孝卻沒有外袍,想來友孝這一夜必然經歷了不同尋常的大事,自己竟然沒有追問底細,真是喜得螟蛉子,頭腦都昏了。不過,當時情況下,如果問東問西,友孝若是感覺被看輕了,不再拜自己做義父,豈不是因小失大?

當下打定主意,先去結清房租,然後儘早離開汴州。雖然宣武軍四下搜尋小兒,但友孝身形頎長,怎麼看也不像是六歲小兒,起碼該有八九歲的樣子。不過適才聽他口音,定然不是汴州本地人。而且他腳上那雙鞋,價值不菲,顯見這孩子來歷不凡。

忽然想起昨夜上源驛一場大火,莫非友孝的親生爹孃就是住在上源驛?不覺一拍大腿,引來街上路人的詫異眼光。葉厚生也不介意,還是邊走邊想道,一定是他家人就住在那裡,走水之後,只有友孝倉促間逃出驛店,他親生爹孃,想必已經喪生火海。想到此處,不覺喜上眉梢,雖然暗責自己心理陰暗,但還是忍不住高興。這麼說來,友孝已經父母雙亡,難怪他肯拜葉某做個義父!

忽然想起宣武軍還在捉拿小兒,雖然很可能並非友孝,但總覺得兩者之間似乎還是有著聯絡,心下未免惴惴不安,頓時又覺得自己“金風未動蟬先覺”,果然是個好計較。不論汴軍是不是在捉友孝,也不論他父母是否還在,只說葉某這裡一走了之,這螟蛉子從今往後再沒去處,葉家香火總算有了承繼。

不覺行到丁員外家,卻見他一個人眼神禿禿地坐在大桌子前,桌上卻空蕩蕩無一物。葉厚生不覺納罕,便咳了一聲。

那丁員外陡然驚醒,見是葉厚生,知道他走州過府,江湖經驗豐富,不由喜上眉梢,連忙上前一把拖住葉厚生,讓他在那春凳坐了。

葉厚生心想丁員外定然遇到難事,卻也不提起,只篤定的等他開口。果然丁員外給葉厚生倒了一杯水後,期期艾艾兩句話後,便問道:

“葉老兄,你見多識廣,可曾聽過屍變之事?”

葉厚生心中一愣,臉上卻依然從容:

“當今戰亂不斷,若論死人,何止千萬。若說屍變,孔聖人都說該敬而遠之,卻又從何說起?不知員外為何有此一問?”

丁員外嘆口氣,只好壓低聲音,將自己昨晚所見到的蹊蹺事告訴了他。說完後忍不住心頭不安,便問葉厚生:

“葉老兄,你說我這麼年輕,怎麼就會看見這倒黴事?莫非是天災將至?”

葉厚生心裡一凜,頓覺一股寒氣從腳底一直升到後背。我說這孩兒來的唐突,原來竟然是屍變?昨晚好大雷雨,電閃雷鳴,正合屍變的條件。那小兒估計被馬軍殺死之後會,即刻便發生了屍變。定然如此,否則,世上哪有這等好事,憑空一個俊俏小兒來拜我做義父!

但他又實在捨不得這個義子,友孝的形象也浮現在腦海裡。頓時又疑竇叢生:這孩兒臉色正常,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悍婿李二

叢林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