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釣綠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章 巧取,被逐出中原,反手滅黃巢興大唐,海釣綠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到照厄在葉友孝作法求雨成功之後,仍然堅持功在佛門,屋內眾人都驚呆了。刺史王珂無奈一笑,只好開口打發他:

“照厄大師,你們先前兩位高僧作法,的確頗為辛苦。下官當另外撥出銀兩作大剎的香火,如何?”

照厄卻並不領情,只是緩緩搖頭說:

“錢財身外之物,王公肯為佛門佈施,雖是善事,卻也結下後世之因緣善果,其實功在自身也。不過對於今日求雨,老衲只是想問,譬如以箸取食,美味在食而非在箸,是否如此?”

王珂等不知高僧何意,不過筷子本身沒有美味,誰都知道,所以紛紛點頭。卻不知佛教高僧論道,常常都是深入淺出,稍不小心,就會入他彀中。

照厄微笑:“此番求雨,小道士可說是箸,而所念心經《毗沙天王咒》,方是美味!”

葉友孝心中一驚,沒想到這老和尚居然知道《毗沙天王咒》!轉念一想,這咒語又不復雜,只是所知者少。老和尚天天鼓搗佛教經文,知道這咒語,卻也正常。只是這麼一來,自己靠佛門咒語求雨,就真是被照厄老和尚說中了!

只見慈眉善目的照厄溫和地問道:

“小道長,你剛才是用佛門咒語,用《毗沙天王咒》求雨,然後求雨成功。老衲所言,是否有誤?”

葉友孝慌慌張張去看玄水利,玄水利本來不知道葉友孝如何求雨,聽他念咒時,恰好是自己沒聽過的咒語,倒也不以為意。此時被照厄揭破,方知原來是佛教咒語,難怪自己不知!但此時照厄之意,竟然是要把求雨之功攫為佛門所有,那當然不行。

想吵架?來呀,試試道爺這張嘴!

“照厄方丈,《莊子》有言:物物而不物於物。小徒能夠駕馭佛法,便是‘物物’。然而他道心明澈,佛家心法不能制他,此乃‘不物於物’。貧道此說,不知方丈是否認可?”

明擺著的,葉友孝是小道士,當然沒有被佛家心法控制。但照厄卻不能承認這個道理,因為一旦承認,那就等於佛家心法只是一個“物”,道教才是“人”,如此貶佛崇道,簡直是欺人太甚!

“譬如買櫝還珠,莫非道長覺得,‘櫝’真的比‘珠’更好嗎?呵呵,若無珍珠,這個櫝還有何用?”

照厄的意思很清楚,佛法才是珍珠,而小道士葉友孝充其量不過是盛放珍珠的漂亮匣子。如果不是藉助佛法,他肯定無法求雨。不論玄水利怎麼詭辯,葉友孝藉助佛法求雨,卻是事實所在,看他如何逃遁。

玄水利忍不住笑了:“大師雖有寶珠,奈何不知運用,豈非明珠投暗?我徒兒雖然年少,但深知‘物物’之道,這才求雨成功,又有何疑?”

王珂聽佛道兩位大師互相辯駁,頭都大了。兩位大師各持一端,一個說佛法才是今日求雨的根本,一個卻說佛法也須道人才能運用,足見在場的和尚們個個稀鬆平常。忽然靈機一動說道:

“兩位大師,以下官看來,今日求雨,佛道兩家實乃平分秋色。小道長能用佛法求雨,該得重賞,但也足見佛法精妙,該當重塑金身。”

求雨引發的佛道之爭,在王大刺史和了一手好稀泥後,總算告一段落。但小校前來報告的一個訊息,又讓他感到不安了起來:

征討朱瑾朱瑄獲勝的朱全忠,路經蒲州時,要在這裡祭掃舅舅王重榮之墓,然後順便舉辦一場納妾婚禮!

王珂急忙回到衙內,立刻下令緊閉城門,城內戒嚴,除非朱使相的婚禮車隊,一概不許入城。之後他才親自領了一千精兵,前往東門外迎接朱全忠。

朱全忠剛剛受招安的時候,兵微勢孤,正好負責招安的河中節度使是王重榮,張惠給朱全忠出了個主意,讓他拜王重榮為舅舅。就說王重榮與朱溫母親王氏是遠房兄妹即可。朱全忠果然拜了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悍婿李二

叢林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