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翌杯爵九五之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六回 惹起八千里塵埃,見英雄略風骨,孔翌杯爵九五之數,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427章 惹起八千里塵埃
長江濤濤如一頭渙水鳧遊的猛獸,它橫亙在那裡,已經划水而治,涇分南北,然而江海潮起卻抵不過人心所向,自古以來,這條巨龍硬生生壓著這一片龐大疆域的四角,而這宛若一個大棋盤的地理大勢,如果不是江淮地區沿著中軸延伸而得以的緩衝及具四角之地的積蓄,此番南方的形勢必定不容樂觀。
如今北方的強勢也越來越明顯,而偏偏失去荊襄及巴蜀之地的南方,已經只能憑著長江這個剖開一半劃成的天塹來抵禦北方的侵襲,但這只是時間問題,原本在太建北伐時期,形勢開始逆轉,許多江淮地區幾經佔據,不過隨著兩淮和呂梁相繼陷落後,陳朝的江山也岌岌可危,所以這份壓制的陰霾漸漸的覆蓋過江東來,讓處在陰雲密佈下的大陳王朝有種困頓的疲乏,越來越閉上了眼。
歷史治亂更替,天下大勢也隨之分合變遷。通常,一個統一的王朝因積弊太深而瓦解,天下便隨之分崩,而演成群雄逐鹿的局面,歷史遂在混亂中醞釀新的統一。逐鹿雖在中原,真正能參與逐鹿的群雄,卻多不起於中原,而起於四角。歷史上,那些最終完成統一天下大業的勢力,大都是起於四角山川險固之地。先據有一到兩個角,積累力量,繼之以向兩翼擴充套件,然後,向中原發展,進取天下。
此時的南陳逐漸的被包攏,而周邊沿著長江沿線的重鎮武備鬆弛,江防也急需整飭,那份恐慌隨意對岸渡口旌旗冉冉泊著的帆桅樓船,如瘟疫一般蔓延四散,而這些舟師艦隊將隨時沿淮口而下,處在夾隙當中的江東只不過是一隻待宰的羔羊,只等一個恰好的時機,北方的隋師並會大舉揮師南下。
而此時的南方正禍起蕭牆,如火如荼的內訌,因為比起北隋的大軍壓境,內部的禍亂才是根由,當初蕭梁各諸侯王為爭奪帝位的滅國並是這始因,為防範這種亂因,才有解除那些擁兵自重的將領兵權,並導致江防混亂,出現越來越力不從心的積弱現象,而大多集聚力量的兵力都佈置在了京都建康的周圍,讓南方的軍制已經形成了一個怪像,守衛皇城的中軍(臺城軍)權勢越來越大,而外軍並只有沿江佈防的重鎮尚留一部分餘力,而南朝的軍隊,大多有中軍(亦稱臺軍)和外軍的區分。中軍直屬中央,平時駐守京城,有事出徵。宿衛京城的編為領、護、左衛、右衛、驍騎、遊擊等六軍。宋武帝劉裕時曾恢復屯騎、步兵、越騎、長水、射聲等五校;加強殿中和東宮宿衛兵力,以圖扭轉東晉以來內弱外強的局面。但是,不久由於宗室自相殘殺這種局面以後都未能改變。
外軍分屬各地都督,都督多兼刺史,常擁兵自重,與中央相抗衡,這些軍隊大都以步兵和水軍為主,騎兵較少。初期,兵員來自世兵,後來,由於戰爭的消耗,士兵的逃亡和被私家分割,部分兵戶變為民戶,兵源趨於枯竭,於是募兵制逐漸成為主要的集兵方式,私家也透過募兵組織部曲,招募的物件是大量的失地流亡農民,將領待兵亦較寬惠,因而士兵的地位和戰鬥力都高於世兵,但隨著高度集中的中軍臃腫的密集在這條長長的巨龍背鰭之上,彷彿八千里路的塵埃都被身後遍處揚起的煙塵所捲起,不知不覺的猶如一個孤注一擲的賭徒。
看來那位近相取得大權獨攬的陳主防範之心不但防範的是別人,也防著自己那一顆不安躁動的心,想來他可以高枕無憂了,但卻苦了那些居安思危防範於未然的忠義將臣,他們歷經磨難,所艱苦取得經歷幾代人輾轉心血的辛苦果實,就這樣硬生生的丟棄及遺留了,所以許多上行下效,窮奢極欲的官吏開始奉行明哲保身,他們認為就算南方陷落,能夠保證他們的切身利益,誰來當這皇帝,不過是形同換了一個人而已,這樣的日子能過多久,只有他們自己能夠知道。
原先形勢一片大好,卻因相繼被撤銷番制的軍隊,將冷了許多人的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