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撞過的南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章 桃花庵,前門村的留守婦女,曾經撞過的南牆,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把巧兒僅存的一點希望給破滅了,當時就不想回去,新郎好說歹說才把巧兒勸回去,巧兒不想耽誤好心的新郎,堅持要離婚,一個月後,巧兒離了婚,她不想回孃家,沒有哥哥弟弟,沒有父母,孃家已經沒人了,可她又沒地方去,最後一狠心,想找個地方結束自己的生命,她拿著新郎給她的錢,買了點紙錢,到父母墳上燒了,哭的是天昏地暗,真是可憐!
燒完紙,巧兒想找個地方結束生命,如行屍走肉的走著,渴了喝點水,餓了就吃點野果,命運是如此不堪,多少次巧兒想上吊,都是帶子套脖子時來人把她救下,投河就投了幾次,都被好心人救下,也不知走了多少天,來到了桃花水庫旁,心想這裡幽靜,風景也好,是個好地方,就在這裡走吧,她向家鄉的方向拜拜了,口裡唸叨,爸媽,女兒來了,看四處無人,起身跳到河裡。人不該死終有救,偏偏又被志生的爺爺給救了上來,巧兒也認命了,既然死都死不了,就好好的活著!
自生奶奶聽完巧兒的訴說,已經哭得希裡法拉的,天下還有這樣的苦命人,抱著巧兒說:“妹妹,咱哪裡也不走,就在姐姐家裡住著,有姐姐在,誰也不敢欺負你。”巧兒說:“謝謝姐姐,可在你家也不能住一輩子,老天既然三番五次的不讓我死,這天下定有我安生之處。”說完給志生的爺爺奶奶磕了幾個頭,起身要走,這時志生奶奶猛然想起一個去處,桃花庵!
志生奶奶把巧兒帶到桃花庵,向桃花庵的住持講了巧兒的身事,住持嘆了一口氣,口唸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收下了程巧兒,賜法號普濟,,所以說庵裡修行的人都是苦命之人,不是為情所困,看破紅塵,就是身不由己,要不誰會去守著那清燈佛卷,從此程巧兒一心一意的在廟裡修行。誰也沒想到,志生爺爺奶奶的善舉,卻為兒孫帶來了無限的福氣,不僅救了孫媳婦蕭明月一命,而且還為蕭明月事業的成功帶來機遇,這是後話!志生的奶奶也常來看苦命的巧兒,喬玉英嫁到戴家後,志生的奶奶也常帶她來,志生的奶奶去世後,喬玉英就帶著明月和亮亮過來拜菩薩,普濟師太很喜歡明月和亮亮,她感恩戴家三代人對自己如親人一般,她在明月的身上,似乎能看到自己當年的影子!特別投緣,所以對明月的每次到來,她都拿出最好的齋飯來招待明月,喬玉英更是沒事就送點新鮮瓜果到庵裡,在喬玉英的心中,普濟師太更向自己的姑姑,戴家的姑奶奶!
一天明月偶感不適,喬玉英問明月。普濟師太給的桃膠膏吃完了嗎?明月說還有點,喬玉英說:“過兩天再去要點,女人常吃這個,對身體有好處。”明月說:“媽,過兩天和你一起去,我也好多天沒去看看師太了,怪想她的!”
對於喬玉英的婆媳帶著亮亮來,普濟師太是開心的,天天清燈古剎,暮鼓晨鐘,打坐唸佛,也只有這幾個人的到來,才讓普濟師太感到人間的溫暖,亮亮跑到師太面前要抱抱,山雖不高,但對於三歲多的孩子來說,還是感覺累,雖有明月不時的抱著兒子,但乖巧的亮亮似乎感到媽媽的累,一路上大多是自己走的,普濟師太一邊念著佛號,一邊抱起亮亮,八十來歲的人了,看起來一點都一顯老,亮亮是一時也閒不住,到處跑,喬玉英和明月在庵裡拜過菩薩,便到內室和普濟師太說話,普濟師太吩咐手下的小尼姑帶好亮亮,明月也放心,一直吃過齋飯,臨走時普濟師太又拿出幾盒桃膠膏,喬玉英也不客氣,讓明月帶上!告別師太,下山而去,師太望著她們的背影,合上雙手,高唸佛號!桃膠膏,是桃花庵裡的鎮庵之寶,製作方法和秘方只傳給住持一人,每年有很多人會到桃花庵裡燒香拜菩薩,有相當一部分會求賜桃膠膏,普濟也是廣結善緣,有求必應,但給的都不多!
古代醫書對桃花膠的功效和作用早有記載:桃膠味甘、苦,藥性平,可入大腸、膀胱經,具有和血、通淋、止痢的功效,主要用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