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我要會會他
春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章 我要會會他,為晉升,我創造了可控核聚,春薦,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諸葛亮隆瞬間愣住,手中的杯子險些滑落。
他一直以為張青在國外的大學完成了這項研究。
因為在他的認知中,國內的本科院校,包括清華北大,沒有一所具備足夠的裝置和人才來協助張青完成可控核裂變的研究。
嘉陵科技大學?他從未聽說過這所學校。
高懷德當然瞭解他的困惑,他初次聽到這所學校時,同樣驚訝不已,反應與諸葛亮隆無異。
“嘉陵科技大學是國內的一流一本高校。”高懷德解釋說,“對了,現在它已經是211工程大學了。”
“一本……”
諸葛亮隆聽得頭皮發麻,一本高校是什麼概念。
而且還是新晉的211,這211的稱號恐怕是因張青的實驗成果而獲得的吧。
哪怕只是一所中專,若有學生能搞定可控核裂變,國家也會將其提升為211。
“他有哪個專家團隊協助?”諸葛亮隆覺得喉嚨發乾。
“沒有。”高懷德肯定地回答,“託卡馬克裝置是他獨自制造的。”
諸葛亮隆感到自己不只是震驚,幾乎要四分五裂。
在一所連名字都沒聽說過的本科院校,他獨立研發出了託卡馬克裝置。
他一直以此為榮,能入圍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競爭。
然而他背後有龐大的專家團隊和國家的充足資金支援。
而張青一無所有,卻創造出託卡馬克裝置。
“我想見見他。”諸葛亮隆直截了當。
畢竟他是個不到四十的年輕人,做事仍有年輕人的銳氣。
以他的地位,自然是張青來見他,而非他去見張青。
“我去請張總工程師過來。”趙局長主動提出。
諸葛隆繼續與高懷德交談,每提及張青的一樁事蹟,他的眉心便緊蹙一分。
未經預演,竟敢直接於眾多專家和媒體面前,成功啟動裝置?
接手一項敗局已定的實驗,短短月餘,竟使行星引擎速度逼近四倍光速?
在諸葛隆心中,這些事如同傳奇。 若非講述者是北大校長高懷德,他早將其視為笑談。
十多分鐘後,趙局長空手而歸,身邊無人陪同。
“張工正在做實驗……”趙局長苦笑。
未及開口,高懷德的呵斥已打斷他:“誰準他做實驗的?讓他立刻回到病床上去!”
“谷教授勸不了他。”趙局長無奈道,“她說不讓張工做實驗,他可能會偷偷離開北大。”
諸葛隆看著趙局長,琢磨無論張青是臥病還是實驗,為何人影都不見。
“張工說……”趙局長覺得接下來的話頗為尷尬,斟酌良久才道出口。
“他說與谷教授達成共識,每日只允許四小時實驗,時間極為珍貴。”
“無暇接待訪客,如果客人能等待,就等到他實驗結束。”
“如若不能,只能自行去找他。”
諸葛隆聞言,情緒失控,幾乎要捶桌而起。
好大的架子,要知道,他可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熱門競爭者。
各國政要、學者專家,排隊等候與諸葛隆會面,都需依其時間而行。
他因張青的實驗報告驚歎不已,又聞張青病倒,才屈尊親赴北大拜訪。
結果連張青的面都沒見到,卻要自己去找他。
“呵,後生可畏,真是後生可畏啊。”
“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懂敬重前輩了嗎?”
“科學家講究德才兼備,人若德行不符,成就終有限。”
“不知這份膽識,是否匹配他的成就,我親自去見他吧。”
說完,諸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