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二十章:“鎮”西衛,我真不是木匠皇帝,崛起的石頭,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田爾耕本來是來山西處理督辦司的事情,之前也沒想著要長待,畢竟他是四大千戶之一,北鎮撫司一堆的事情。

可前不久山陝總督朱燮元來找他,說是接下來山陝兩省的局勢會變得極為艱難,需要錦衣衛協助。

朱燮元這個人,田爾耕是明白的,皇帝要他下來到地方,就是有大事要辦。

既然對方開了這個口,田爾耕也不好拒絕。

事到如今,他站在鳴鳳樓的門口,也能猜得出這次朱燮元是要動手了。

清查軍屯衛所這種事情,茲事體大,沒有錦衣衛的幫助,很難展開。

裡面的商人們知道了厲害,都是在爭相的報上自家歷年侵佔的軍屯數額,以便事後各地督辦司上門核查、收繳。

事情順利,可田爾耕的臉色依舊不見好。

一旁百戶問道:

“千戶大人,商人們都已經服軟了,這趟差結了,您為何門門不樂?”

田爾耕想的,遠比一般錦衣衛更多。

他嘆了口氣,回道:

“這趟差是結了,可京師我們是回不去了,起碼今年不行,你去告訴弟兄們,做好在山西、陝西兩高官待的打算。”

說著,他望向京師方向,緊了緊手中的華麗繡春刀,喃喃道:“大明,要變天了…”

......

山西,鎮西衛。

這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豔陽高照,衛所裡的官兵們卻沒見一個起來操訓的。

儘管天啟二年出臺的《皇明步軍操典》中已明確規定,中原衛所中久不諳戰事的,需得三日一小訓,五日一演武。

但實際上,這本操典如今只適用於直轄於皇帝的畿輔、九邊及遼軍,在中原各地的成片衛所,不過是一紙空文。

上至文官,下到督管的武將,沒有人會去真正按照這本操典來訓練軍士。

山西鎮西衛、寧武衛駐於內地,明初以來兵事較少,世襲的衛所軍官幾乎不諳兵事。

嘉靖年間,沿海一帶倭寇橫行,衛所官兵的戰鬥力還不如村中農夫,明初設定衛所的作用幾乎不見。

基於抗倭需求,嘉靖皇帝不得不接受名將戚繼光等人的建議,在全國各地有限的衛所實行募兵。

募兵初開,出現了幾支戰鬥力極強的軍隊,浙江戚家軍便是最為人所熟知。

戚家軍使用募兵,先後平定沿海群倭,擊退俺答犯境,大小上千戰,未曾一敗,被譽為當時第一強軍。

如今勇衛營的大將戚金,便是正統的戚家後人。

然而,募兵只是臨時開放,除幾支強軍曇花一現外,便再無任何有用之資。

終嘉靖一朝,並沒有出臺成文對募兵有效官制,各地軍官以成例效仿行之,地方官府毫無管理的辦法及手段。

至今凡五十年間,以募兵成軍,未能再出現另外一支戚家軍,募兵提升的官軍戰鬥力有限,卻造成衛所與募兵的管理更加混亂。

可以說,募兵制于軍屯制共存,卻未能出臺成文管制,是衛所制徹底崩潰的最後一根稻草。

現在很多地方,甚至出現了權利交錯,一人多管,一地多管的情況,這些都是朱燮元瞭解到的情況。

可以說,眼下中原各地衛所的軍屯情況,已經十分複雜,極難處理。

鎮西衛就是如此,當地衛所世襲軍官一面募兵,一面保留軍屯,權利極大,但卻未能對官兵戰鬥力的衰退,有任何限制作用。

軍戶的生活依舊苦不堪言,募兵而成的營兵也沒有根本上的軍餉及有司管轄。

營兵經過最初戚家軍的輝煌以後,很快退變成了戰鬥力只稍高於衛所兵的弱旅。

日上三竿,鎮西衛的指揮使於偉卻還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一塊封地,逆襲全靠苟

一品大金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