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二十七章:拳頭說話,我真不是木匠皇帝,崛起的石頭,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倭奴國的訊息傳到紫禁城,朱由校聽番子說完,示意他下去,搖頭說道:“德川氏這是自尋死路。”
“傳朕的旨意,讓袁可立在倭奴國宣揚王政復古的口號,說大明水師聯軍是要幫助天皇從幕府將軍德川氏手上奪回權利,以獲取其餘各藩大名的支援。”
“忠賢,讓東廠的人到倭奴島上傳散訊息,就說朕有意賜封后水尾為倭奴國王,並在戰勝後與之聯姻,定為不徵之國,去吧。”
眾人點頭,隨而退下。
“陛下這是何意啊,賜封倭奴國王,還要聯姻?”
甬道上,內閣首輔魏廣微道:“你還沒聽出來,陛下這是去散播謠言去了,訊息可以在倭奴國流通,但是大明的百姓毋需知道。”
溫體仁點頭,“閣輔所說正是陛下的意思,在倭奴國內傳散此種謠言,於水師作戰有利,事後也就只是謠言而已。”
“即便後水尾派人索取,陛下則可以謠言回覆,拒不承認。”
一名文臣搖頭嘆息,“煌煌天朝上國,派去水師作戰便可,為何要以下等手段行事,豈不辱沒我大明之威?”
溫體仁看他一眼,冷哼:
“鄭侍郎,我看你是老糊塗了,簡直迂腐!在國內我們可以講究禮儀,出去了,一切以大明的利益為主。”
“能得勝,便有威嚴,誰還管我們是用什麼手段?”
鄭侍郎啞然,被懟得吹鬍子瞪眼,“溫體仁,你——,你這話也太過分了!”
東閣大學士胡士廣連忙出來當和事佬,“哎呀呀,你們就別吵了,這也是陛下的意思。”
“誰有怨言,去找陛下勸諫便是。”
鄭侍郎聞言,更加無話可說,不過在他的心裡,這種下三濫手段,還是為之鄙視。
在他看來,堂堂正正取勝再與之和談,才是天朝上國所應做之事,像是這種先散播謠言,再矢口否認的手段,傳到後世怕也會令人不齒。
不過對於朱由校來說,遠征日本,路途遙遠,還是隔著汪洋大海,這種作戰耗費甚多,去一次肯定不能白去。
不一次幫助日本把國內的格局從此定了,這一仗豈不白打?
......
九州島,長崎縣。
長崎位於九州島,而九州島是倭奴國第三大島,而長崎距離大明內陸最近,是倭奴國最重要的港口城鎮。
早在德川家康時代,就已經取消原本在長崎的肥前藩,以幕府代官管理,如今長崎為幕府直管,代官為松倉氏。
松倉氏的松倉井榮是江戶幕府德川氏的忠誠家臣,但為人殘暴,對待居住在長崎的明人、西班牙人、荷蘭人等如同奴隸。
正因為如此,荷蘭、英國、西班牙分別在最近二十年間,撤出了駐留在長崎的外交館驛。
除此以外,荷蘭人和西班牙人更出資購買附近小島,作為往來本國公民留駐日本的居住地,而不選擇留在長崎。
這也是大明正式對日宣戰以後,其餘列強紛紛派遣遠洋艦隊來此打算協助的原因。
但大明自萬曆末年起,國政逢亂、財政破產,國內天災連綿,饑民遍野,根本無暇顧及倭奴國的明人。
甚至於身為皇帝的萬曆、泰昌都根本不知道在倭奴國還有相當一部分的華人想回回不來,被迫留在日本,過著豬狗不如的日子。
正因為九州和長崎在整個倭奴國的重要性,加上此時仍有萬餘明人在長崎,袁可立選擇登萊水師從此登陸。
並且他還打算,將長崎城外的港口攻下,改造為大明在日本留下的軍港,以隨時應對其國內局勢。
當然,這個軍港的設立,無需過問天皇后水尾甚至是德川幕府,誰的拳頭大,誰說的就算,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