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九十五章:關中大賢,我真不是木匠皇帝,崛起的石頭,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信自然聽得出來,這是強詞奪理。
話音落地,一名孔府大賢上前一步,冷言道:“李信,你說你是甲子年的進士。”
“東林大案之後補缺上來的新科進士們,按說都該是有真才實學,我倒要看看你胸中多少筆墨,竟如此的大言不慚,鬧到我孔府來了!”
李信微微一笑,自然識得眼前這位,乃是人稱當今關中三大賢的李敬,於是揖身道:
“晚輩開封府杞縣青龍崗李信,拜見二曲先生。”
李敬,字仲孚,號二曲居士,又號土室病夫,二曲鎮二曲堡人,父李乃從,東林黨籍,曾為河南襄城知縣。
“不敢,不過是自幼勤學苦讀,稍有些成就罷了!”李敬聽著周圍人的竊竊私語,心下添出幾分傲氣。
現今天下的學子幾乎都知道一個自幼勤儉苦讀的神童的故事,便是這個李敬了。
萬曆二十五年,李敬之父李乃從死於襄城任上,差不多是和浙黨與東林在萬曆一朝的黨爭有關。
此事極為蹊蹺,已成懸案,但無人詳查重審。
李乃從一死,留下李敬和寡婦彭氏,據說當時她們的處境極為艱難,無片瓦寸土,度日如年。
據此,寡婦彭氏決意教李敬從學,但無力供學,屢被塾師拒絕。
後來在李敬九歲時,未曾入塾,便有過目不忘的本領,讀書時只念誦一便就能熟記,因此被孔府看中,由一位孔府鴻儒親自教導。
自入孔府後,李敬雖未涉足科舉,卻因過目不忘及年幼賦詩作對的本事而名聲大噪,很快成為遠近聞名的神童。
李敬認為程朱理學乃是儒家正朔,於是在萬曆三十五年,當眾燒掉其它文學經典,專研程朱理學,數載之間,博覽群書,傳世著作無數。
行至如今,他已經是眼下關內儒家程朱理學的代表人物,每到一地經講,當地計程車紳儒家便爭相聽講,往往圍得水洩不通。
當然,這些都只是孔府這邊講出來的故事,用朱由校的話說,這是李敬這位孔府大賢的人設。
眼下站在孔府門前滿臉頤氣指使的這群人,什麼關中三大賢,什麼齊魯五君子還有孔家十鴻儒,等等等等…
這些各種名頭和外號的大賢大儒,在外聽著極其牛逼,在曲阜卻一抓一大把,遍地都是。
而且回溯二十年,這些大賢每一個小時候都曾是不世出的神童,似李敬這種過目不忘、吟詩作賦的本領,都只是基本操作罷了。
他們每一個都是一個儒家學派的代表人,名下擁有無數的傳世著作,天下各處,哪裡都有他們的學生和故交。
這些證據,在東廠廠役看來,何止是觸目驚心。
孔府經過千年的延續,實際上早就形成了一個盤根錯節的勢力,李敬這樣的人,背後就有官場、士林、縉紳各種階層的人在支援。
眼前這每一個大賢,盡是如此。
“二曲先生太過謙虛了,後生豈敢與先生鬥詩詞歌賦,不是班門弄斧,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在李信眼裡,李敬這種儒家泰斗一般的人物出來為難自己,無異於孔府直接用了一招泰山壓頂。
他自然覺得鬥不過這位傳世經典無數的關中三大賢之一,所以只好退讓。
監生看見出來的是誰,也都議論起來,不少人都生出了退卻之意,李敬所著的《匡正要務》很多人都讀過,講的是天下儒家學子,如何教導天子匡正朝綱,被稱為當世經典。
這樣的大賢,無論哪一方面都他們這些學生要強吧?
況且李敬這樣的學派代表人物,往往代表著的不只是他自己,拋開孔府而言,還有天下間學習程朱理學計程車子。
李敬的每個故交,都是一地有名的大賢大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