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七章:內市將罷,我真不是木匠皇帝,崛起的石頭,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朝輔諾諾回道:“陛下說的是。”
感受到皇帝慍怒的他,乖覺地放下戶部給事中王貞運的奏疏,又撿起另一本,清了清嗓子,念道:
““禮部奏:三大殿重修至今,耗銀百萬,徒勞無功。而據祖制,聖上陵寢之地早該選址動工,臣部幾次遞上擇地之疏,天聽皆置若罔聞……””
朱由校聽出來了,禮部這是還對魏忠賢與閹黨取走重修三大殿這塊蛋糕不滿,想著瓜分利益。
順帶著,儘早將皇帝陵寢的功勞搶到自己手上。
要知道,動工修建這種事情,無論現在魏忠賢主持的三大殿,還是日後自己的陵寢,都不是一時所能促成。
動工之前,要招募大批次的勞工,也要等候各地泥磚瓦匠戶來京,選址時,也是一次拉鋸戰。
就算萬事大吉即將開始動工,在修建時,又要免不得出各種叉子,到處都需要朝廷用錢,用人。
國家搞起大工程來,掙錢最少的永遠是底下那幫幹活的勞工,對於主持的官員來說,這種銀子和功勳相較於其它事,是最好拿到手的。
“朕年方二十,正值壯年,後繼少有五十年,陵寢工役,何需一時?”
“何況三大殿為本朝門面,事關國體,已修一載,此時不修,前功盡棄,省下來的銀錢也用不到其它地方。朕的意思是,還要繼續修。”
說到這裡,朱由校淡淡向下瞥了一眼,輕聲道:“禮部素來不適大體,此事就此作罷,不必再提。”
天啟皇帝今日難得說了一大篇話,既已定議,群臣也都不好再說什麼。這時,朱由校衝王朝輔看去,示意他只可再最後選一封來讀。
後者躊躇一番,拿起了內閣首輔韓爌的本章:
“大學士韓爌奏:
自神宗皇帝於三十三年輟東宮日講以來,宮闈逐漸枯零,今皇長子既已一歲,皇儲重地,自當命直殿監清掃東宮各殿廊道,除舊換新。加以維護。
內市喧鬧,皇長子一歲仍未講話,恐是先太子遷怒,當罷內市,以復大內清淨,維護皇家體統。
至於特修曠典,罷撤內市之利,容臣詳細稟明……”
來來回回這麼久,總算是到了正事,朱由校扶著腦袋,並沒有打斷,而是靜靜坐在那裡聽王朝輔唸完。
看著皇帝對這件事如此傷心,餘的群臣們都顯得十分驚訝,韓爌更是眉頭緊鎖,似乎若有所思。
“韓先生說,朕的皇長子多大了?”
“回皇爺,過了天啟二年的冬月,就一年逾六個月了。”
朱由校愣了愣,忽然低頭淺笑道:“這日子越發不禁過了,朕的皇長子都快一歲半了…”
提起內市的事兒,朱由校就覺得不可思議。
這個時候的人,便是在大內設個市集都如此排斥,可見保守觀念究竟有多重,想到這裡,朱由校深籲口起,將頭陷入累疊的軟枕,道:
“大明的皇子,到六七歲的年紀,除逢三、六、九視朝外,其餘日子都要待在文華殿講讀,未有一日空閒。”
“如此教育之法,太過枯燥、嚴苛。為免適得其反,朕這才想著設上內市,也好叫皇子們足不出宮,就能窺見民間市集一斑。”
“你們說說,朕這想法,錯了麼?”
聞言,群臣們“哄哄”地起了議論,半晌過後,卻是首輔韓爌出來語重心長地說道:
“陛下幼時便就好玩,先帝去的早,還沒來得及受數年皇家典教,本朝的皇長子,便是未來的太子,國之儲君。”
“陛下,不可兒戲呀…”
聽這話,朱由校懶懶看他一眼,輕笑:
“韓先生這意思,是怪朕沒有受足皇家教育,駕馭不了這個天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