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五章:矛盾重重(求收藏!),我真不是木匠皇帝,崛起的石頭,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貴州,赤水衛城。

“哼,這安邦彥的膽子,愈發大了。”

一名朝廷將領,身著甲冑,按著腰間佩刀,看到宣慰司送來的二百餘匹馬,緊緊攥著拳頭。

一名親兵勸道:“將軍,貴州宣慰司安家,播州之役後得了水西八百里土地,勢力不小,還是不要去招惹的得好。”

“怎麼,他安家還敢造反不成!”這將領冷笑幾聲,上前望著前來送馬的安兵頭領,道:

“你且回去,告訴安邦彥,沒有兩千匹,朝廷怪罪下來,我赤水衛可吃不起!”

安兵頭領是彝人,早對明軍不滿,聞言也是冷哼一聲,一句話不回,帶著人轉身就走。

見他這副樣子,赤水衛都司官周敦吉眯起眼睛,殺意頓顯。

......

自洪武年起,大明一直用“恩威並施”、“以夷制夷”的政策來穩定西南局勢。

然雲、貴、川各土司勢力交錯,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連鎖反應。

在歷史上的奢安之亂前,已有四川播州土司楊應龍造反未成,被朝廷大軍平定的前例。

說起萬曆三大徵,播州平楊氏之戰,距今並未相隔多少年,造成的影響依舊巨大。

若時間再往前推,萬曆初年四川土司群起作亂,嘉靖年間也有湖、貴地區苗司造反作亂。

自洪武年間西南統一後,該地的動亂絲毫不亞於北方邊境,經常存在大規模衝突。

起初,朱元璋不斷往西南移民漢人,開墾屯田,增加地方上漢人比例,以達到穩定邊陲的效果。

明中葉前,這種方法頗有成效。

自嘉靖起,朝廷發覺西南暗流湧動,便暗中推行“改土歸流”政策,意圖削弱土司實力。

部分土司被顯著削弱,但這更促進了土司與明軍的矛盾。

在朝廷強盛時,這些土司或許還不敢輕舉妄動,可萬曆末以來,邊事屢興,朝廷不斷徵調西南明軍援遼。

官軍在遼事上,十有九敗,不斷丟地陷城,以致威信嚴重下降。

再加上雲、貴、川明軍幾被抽調一空,地方空虛,這群土皇帝豈能坐得住?

朱由校登基方才一年,西南地區明軍與土司兵大規模的衝突已達上百次。

有土司驕縱不法,以殺漢民為樂,也有明軍衝入土司聚落,強搶少女,掠奪財物之事。

整個大明二百餘年至今,貴州境內明軍與土司軍發生衝突的年份,達一百四十五年。

西南明軍常有一句口頭禪,說土司軍三天一小反,五日一大亂,這並不過分。

莫說西南明軍,就是朝廷對西南地區土司的用兵次數,也遠遠超過邊疆戰事增兵。

萬曆年間,平均下來每三年,就有官軍進入西南平定一次。

簡而言之,至如今,西南地區漢人與各族的矛盾,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臨界點。

這個最終爆發點,就在重慶。

在大明,總督一職不僅與朝廷重大決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也與地方上戰亂將起息息相關。

朱由校以魯欽為雲貴川等地總督,在歷史上奢安之亂興起前,便暗中徵調西南四省明軍。

意思很明顯,就是要在奢崇明等人剛剛作亂時,便以雷霆之勢鎮壓,將損失降到最低!

眼下,魯欽為不提前驚動叛軍,正暗自調動大軍,六路出兵,往重慶支援。

而在貴州宣慰司境內,赤水衛都司官周敦吉向宣撫使索馬不成,率明軍出赤水衛城,大掠地方。

“明軍來了,快跑!”

一土司寨,牆上土司兵見千餘明軍正搖動大旗,在本屬於他們的土地上縱橫往來。

明軍閃爍著寒光的佩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一塊封地,逆襲全靠苟

一品大金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