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三章:西南治夷之問,我真不是木匠皇帝,崛起的石頭,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很是為老魏審視聖意的本領驚歎幾分,也極為配合,眼中一亮,和悅不少。
他靠在躺椅上,深嘆道:
“回京一月,比朕親征數月的事更多,忠賢哪,朕好累…”
魏忠賢稍稍一愣,旋即屏退了眾人,笑道:
“陛下放心,奴婢在這給您分憂,什麼屎盆子,他們往我身上扣就行。”
忽地,朱由校一時興起,道:
“忠賢,你去安排安排,南海子那邊朕許久沒去了,明日就去一趟!”
“備好弓馬,還用親征時的戰馬。”
魏忠賢不和東林黨一樣,皇帝要做什麼,他只管聽命照辦,當即應了一聲,悄悄退去。
因皇后張嫣的肚子愈發顯隆,朱由校今夜去了西六宮之一的永壽宮。
南京鷹揚衛段氏,上回選三後被冊為純妃,也是五千人中選出來,水靈靈的美人兒一個。
久未沾雨露,忽逢駕幸,純妃驚喜不已,緊張的梳妝、沐浴完畢,便以最好的姿態,將皇帝迎入宮內。
當晚,春宵一刻,自是不必再提。
......
剛過下元節,不等人喘口氣,禮部會同內閣上了一份奏疏,主題是天啟二年二月初九的殿試題目。
初擬為二,問帝王之心、問帝王之政。
殿試,又稱御前對試、策問,屬於科舉諸試中等級最高的一級,能走到這一步的,多少都有些真才實學。
朱由校初見這兩個題目,也是眉頭緊皺,一頭霧水,這也太籠統了,能問出什麼來?
有明一代,策問的題目千篇一律,國家之政、帝王之心,或是古今禮議,不少考生猜都猜得出來。
天啟二年的殿試,狀元是個叫文震孟的,好像也有盧象升吧,朱由校記得這個人,是文官中少有的全才。
垂眸望著手中奏疏,很快,朱由校的批覆下去了,意思很簡單,不準,這題目得改!
本來,禮議、政論等策問題目,應該是可以的,但皇帝那沒過去,肯定也有原因。
大臣們能到這個位置上,自然都有兩把刷子,內閣、禮部互相一合計,很快有人提出一個新的策問題目。
來殿試的,都是天下間所謂精英計程車子。
皇帝不是剛親征西南迴來嗎?那正好,讓這些人品評一下朝廷於西南施行的新政!
比如強行改土歸流,再比如,開辦學社,讓土司人民學習漢語、漢化,普及基本文化。
朱由校再一見到這份題目,二話沒說,當即准許。
皇帝這邊一點頭,天啟二年的策問題目就算定下來——問西南夷訓之政。
出題的人都是本朝大學士,學識上不會有半點問題。
這道題目,看似簡單,實際上政治性很強,也很考驗士子們的發散思維。
考卷上的答案,可以輕易分辨一個人是否具有真才實學。
朱由校有些好奇,題目一換,文震孟還能不能當上壬戌科殿試的狀元?
魏忠賢得知這個訊息後,樂得是捧腹大笑,他一眼就能看出來,內閣的這些閣老們,也在向自己學習。
學的還挺快!
這回策問,學問上的東西魏忠賢不懂,可殿試上去問皇帝的西南之政,這不是讓那幫士子猛誇皇帝嗎?
你做言官的,可以靠抨擊時政來爭清流之名,這些參加殿試計程車子,哪個不是為獲得皇帝肯定,從而功成名就來的。
這幫老不死的,一個個也是老奸巨猾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