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七十章:皇太子加冠,我真不是木匠皇帝,崛起的石頭,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百年前成祖敕造北京城,於東城區修築十王府,供未成年的王爺居住,至今仍發揮作用。
當今天啟一朝有皇子三皇女一,除太子外,其餘兩名皇子與一名皇女都居住在十王府。
歷經修繕,十王府現已成了京營重兵防備的要地,較事府、廠衛亦都十步一崗,五步一哨。
畢竟是皇家龍嗣居住的地方,容不得不去著重守備。
而今,天啟十八年的二月,宮中上下都在為一件大事準備著,大明的皇太子馬上就要成年了!
十七歲的朱慈燃在一個月後便要迎來自己的十八歲生日,在紫禁城太和殿舉行加冠禮,從十王府搬往東宮居住。
這也就代表著,大明要有一個小朝廷,開始正式培養自己的儲君了。
太子加冠,便可以開始輔皇帝以政事了,所以就需要在朝中遴選官員,前往太子府坐班。
這些官員可能目前的官階不高,話語權也不怎麼樣,但這些人都是未來的國家棟梁。
簡單說,太子一旦繼位親政,這些人就是新一派的皇黨,他們的力量,也代表著太子繼位後的話語權。
這件事在民間可能就是個閒時的談資,百姓又不懂什麼,可在朝官員和宮裡都明白。
從這開始,天啟一朝就進入下一個階段,也就是最後一個階段“培養儲君”了,這是每一個健康的皇朝都必須經歷的階段。
按說大明弱冠之年一般都在二十歲,可朱由校畢竟是後世來的,十八歲成年的觀念根深蒂固,所以決定在十八歲生日後給太子舉行加冠禮。
皇帝的意志無需向旁人多解釋什麼,周圍人也大都習慣了聽話辦事,更沒人多嘴四處詢問。
朱由校從暖閣回了乾清宮,才剛坐下,屁股下的墊子還沒捂熱,一名小太監便進來說道:
“陛下,禮部給事中黃大人上疏,事關太子加冠。”
朱由校接來正在看,這時張嫣領著朱慈燃走過來,坐在一旁,笑著問道:
“爺,是不是又在勸過兩年再加冠了。”
朱由校將奏疏扔到一邊,冷哼一聲:“這個黃道周,朕都告訴過他了,朕意已定,可他就是要勸。”
“算了,留中吧。”
小太監可不敢在乾清宮待太久,得了旨意便連忙拿了奏疏回去。
待小太監走後,雍容坐在一側的張嫣也近前,一面為朱由校輕輕捏肩,一面說道:
“爺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不過爺,今日的主角可是我們的燃兒。”
朱由校一愣,連忙轉頭看過去,發覺朱慈燃正脆生生站在原地,大笑說道:“是啊,一晃眼,燃兒都這麼大了。”
將朱慈燃拉到自己身前,朱由校很快注意到這小子的黑眼圈,摸了摸他的鼻子,笑道:
“你實話說,是不是晚上又摸黑看書了?”
“知道了父皇,我今後夜裡不看了就是。”朱慈燃低下頭,喃喃道:“可是父皇,我不明白。”
“《三禮》原典和朱熹先生的《儀禮經傳通解》都說是太平治世之書,講究化民成俗,擯斥佛道,酌古今之誼,以禮救俗。”
“當今海內大儒也都恪守朱子所定的冠婚喪祭、鄉射朝聘的禮儀秩序,以理學融入禮學,天理人倫、三綱五常依然存在。”
“可我看過內宮的大禮儀實錄及徽州儒學案的相關經典,卻發覺天理人倫應適用於民間,而三綱五常卻是朝廷穩固所必需的。”
“父皇覺得,是這樣嗎?“
看起來,這些話在自己兒子心中已經憋了很久。
雖說這些年朱由校看的經典不少,可卻也實在對程朱理學無甚研究,聽到這些,瞬間正色,面容一肅。
想了想,靜靜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