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鉗工果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〇六章 你能成為電影大師,剝削好萊塢1980,莫斯科鉗工果沙,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接受的教育,都包含了充分的負罪感教育。我們都是有罪的,每週都要去找牧師告解。
正好這種心態,和現代阿美利加人的普遍感受一致,所以他們拍的電影,也在心理上符合那時候觀眾的心理狀態。
再加上視覺化是義大利人的強項,看看那些文藝復興的繪畫和建築,他們天生就能把電影拍的像世界名畫一樣。”
“哦……”
羅納德陷入深思,寶琳卡爾作為頂尖的影評人,看問題的角度和導演非常不同。他很確定,至少斯科塞斯和科波拉拍電影的時候,絕對不會考慮什麼天主教的負罪感。
不過不同的角度也許也有一些真相。這些都是融入了導演思維底層的潛意識。你也許平時不會意識到他們的存在,但是在拍電影的時候,卻無時無刻不被影響。
“那麼自己的的潛意識底子,是什麼文化呢好萊塢新一代的消費主義還是前世華裔的孔夫子教誨呢”羅納德想到了自己身上,老太太的厲害之處,不在於她罵人還是夸人,而是啟發思考。
“看來你同意我的看法”,寶琳卡爾誤以為羅納德在想新好萊塢的導演風格。
“我聽說你接受過科班教育,你看過不少黃金年代的好萊塢電影吧。那個時候,清教徒和猶太人的導演主導了好萊塢。那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時代。
猶太人,很喜歡暴露社會的陰暗面,然後糾正他,所以他們和三十年代,二戰時期的社會現實很合拍。社會有問題,有人曝光他們,然後有人糾正他們,我們的社會繼續前進。
清教徒則有更多的天命昭昭的信念,比如我們打德國佬和小日本,整個世界都要靠阿美利加人來拯救……”
羅納德明白了寶琳的意思,電影是反應社會現實的。如果你的文化和教育背景,潛意識裡正好和阿美利加大多數觀眾的文化合拍,那麼你的電影不但能夠大賣,還能夠在影史上立足。
不知道八十年代以後,新一代的年輕人,他們的文化潛意識是什麼呢也許自己的電影,正好契合他們的文化潛意識呢
“現在猶太人導演和演員,已經不怎麼拍正劇了。他們不是不想拍,是拍出來得不到觀眾的喜歡。現在猶太裔主要去拍喜劇了,就像傑瑞扎克他們。
他們不再拍那些社會現實的主流價值觀電影,甚至是斯皮爾伯格,也沒有再拍反應社會現實電影了。斯皮爾伯格很棒,他的天真,細節,很多都很棒,但是他不是反應當下社會重大問題的人選。”
“而清教徒背景的導演,比如喬治盧卡斯,更願意探索科幻和電影技術,沒有人來反映社會現實,電影這門藝術會死掉的。”
說完,寶琳卡爾目光灼灼地看向羅納德。
“嗯我”羅納德發現老太太的潛臺詞,電影的未來就看你了!
“我不行,我只是按照直覺來拍電影,期望能夠娛樂觀眾而已,要是幾十年以後想起來還能作為談資,那我就心滿意足了。”
羅納德連忙擺手,開什麼玩笑,做好萊塢經典導演的接班人,反應重大社會現實問題,自己不是那塊料。而且現在的好萊塢已經不是以前的好萊塢了,不能賺錢,搞什麼反應重大現實陰暗面問題,那是自殺。
“不,我一直覺得你是有潛力成為電影大師的。你按照直覺行動,不管那些陳詞濫調。這是大師的典型特質。人的直覺不需要用理論來量化,人的直覺是人的情緒和頭腦的所有總和,只有二流的導演,才需要公式,一流的導演只要按照直覺行事就行了。”
“你過譽了,現在的電影給導演的空間已經很小了,如果不找準觀眾愛看什麼,很可能就票房失敗。如果連續三次,我也只有和好萊塢拜拜了。”
“哎……”寶琳也知道現在的好萊塢市場萎縮,電影要能把觀眾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