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鉗工果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零七章 失敗的卡梅隆剪輯法,剝削好萊塢1980,莫斯科鉗工果沙,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切。
卡梅隆見羅納德實在是不舒服,就對他說道,“你是不是看著噁心?我也會這樣。那邊有咖啡,你自己去倒吧。”
“你這是幹什麼?”羅納德看到卡梅隆和剪輯助理,在剪輯機上沒過一段,就用剪刀剪下一格畫面,然後再上機器接起來,不由得奇怪起來。這是什麼剪輯方法?
“哈,這是我的靈機一動,一種新的實驗性的剪輯方法,如果這個方法可行的話,所有的導演,和製片人都會感謝我的,他們甚至會把這個剪輯方法命名為卡梅隆剪輯法。”
“說說看……”羅納德師從沃爾特··默奇,對剪輯有關的新技術,那是相當關注的。
“是這樣,我剪到把所有能不影響敘事的鏡頭都剪了,最後時長還有兩小時零五分鐘,但是發行公司三星影業一定要我減到兩個小時以下。”
“啊,是這樣的。這就像給義大利麵收汁,最後的幾刀剪在哪裡,是最難把握的……我常常……”
卡梅隆打斷了他,“你聽我說啊,我有5分鐘的多餘的膠片,但是我的故事再剪掉任何一段,觀眾都會產生理解上的空白。所以我靈機一動,五分鐘,兩小時,你想到了什麼?”
“什麼?”羅納德一臉茫然……
“他們的比例正好是24:1,和電影每秒的幀數相同。我有個想法,把每秒鐘剪掉一格,這樣不影響電影畫面和敘事,又正好可以把時長縮短五分鐘,既不損害膠片的內容,又可以滿足時長需求。
每年有多少導演咒罵製片人,剪掉他們辛辛苦苦拍攝來的非常好的鏡頭。又有多少製片人咒罵導演,一定要把電影加長到院線不願意放的地步。
有了我的卡梅隆剪輯法,兩全其美!”
“你先等等吧,這樣行不通的……”羅納德哭笑不得。當年拍完“搖滾高中”,卡梅隆去給羅傑·科爾曼做模型特效,自己去當剪輯助理,兩人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
現在卡梅隆是模型和機電特效的領域的top3,而羅納德成了剪輯方面的專家……
“怎麼會行不通,少一格觀眾根本覺察不到的。”
“你沒當過剪輯助理,我當過兩個月,每天搬動膠片擺弄剪輯機。每一格觀眾都會感覺到的。好的剪輯師,可以做到每次暫停的時候,一格不差的停在同一位置。這是人腦的潛意識決定的。”
“不可能吧?”卡梅隆一副真的嗎?我不信的表情。
“這樣,先搞一盤膠片做點實驗,你看看就知道了。”
……
“撕拉……”最後一片羅納德公司特製的,沃爾特·默奇發明的剪輯膠帶,沾到了這本工作膠片上。
助理找來了放映機,把膠片上盤,然後開始在放映廳裡放了起來。
“咦?”
卡梅隆看了一眼羅納德,大為驚訝。就和羅納德所預測的一樣,這樣每秒鐘一格的辦法,最後的成片根本沒法流暢的觀看。每格被省掉的畫面,都在無聲地高喊,你剪掉我是不成的。
有的時候施瓦辛格伸手開槍的動作,就會明顯的看出一格跳幀,有的時候琳達·漢密爾頓說話的時候,也會出現一個不自然的停頓。
最神奇的是,有一格正好剪在了轉場的過程當中。按說不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但是在觀看的時候,卡梅隆就明顯的感覺到這裡的節奏不對,就算是二十四分之一秒的短缺,也會讓觀眾在那個時候集體的走神。
這在那些粗製濫造的小製作裡面可能不算什麼。但是在這樣一部精心打造的動作特效大片裡面,任何一點節奏上的瑕疵都會造成不良的票房影響。
“好吧,我服了,果然是不行。”卡梅隆認錯很快,馬上打電話讓洗印廠再送一盤對應的工作膠片過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