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5 章 挑起熱鬧就脫手
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225 章 挑起熱鬧就脫手,李世民為弟弟心聲頭疼中,木蘭竹,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經聽到了李唐在他死後狀況的緣故。
開元盛世和安史之亂他已經聽弟弟嘲笑了很多遍,他當然是不喜的。
而他兒子的事,阿玄居然語焉不詳,只是說守成還行,具體如何卻不可能說。
阿玄都能對自己肆意談論五代十國,卻不肯細談自己兒子的事,難道兒子執政期間能發生比唐朝滅亡更讓自己氣憤的事?
按照李世民對李玄霸的瞭解,他肯定了自己的猜測。
總之,自己死後大唐的發展不盡如人意。他很不喜歡。
按部就班也就是個貞觀之治,兒子孫兒曾孫都不盡如人意大唐也有三百年,李世民認為在自己控制得住的前提下,就算做些標新立異的事問題應該也不大。
而且,李世民其實很厭惡自己的未來在別人已經規定好了的道路上行走。
李玄霸已經預見的路,李世民就不想走。
就算大致上朝著一個方向,李世民也想另闢蹊徑。
“阿玄就是知道這一點才會亂來。他知道,我很討厭‘命運’。”
李世民想通之後,失笑。
“如果大唐還強盛,誰都不敢,也不能和大唐搶這把利劍。如果這把利劍落在了別人的手中,就是大唐已經快滅亡的時候。所以二哥,你何必擔心?”
“民意如江河之水滔滔不絕,用官報將其約束,將其化為己用,這不正好緩解你對民意的恐懼嗎?”
“握住這把劍,我們也才能脫離這個時代的桎梏,走出和我預言中不同的路。”
佛道中人都知道,當朝堂決定掀起這場辯論時,就已經決定好了要抑制宗教。他們的辯論,只是在接下來的“浩劫”中,搶奪對方的生存空間。
果不其然,朝廷很快就頒佈了詔令,將修建寺廟和出家稽核的事歸於官府官吏,民間不可再私建寺廟。
隋朝對寺廟的厚待政策被收回,普通僧人也要納稅服役,只有被官府授予管理職位的“寺廟管理者”擁有等同官吏的免徭役名額。
濫建的寺廟被毀掉,考核不過的僧道被強制還俗。以後家中有父母需要贍養和幼子需要撫養的人不準出家,私自出家者流放。
房喬拿出了和杜如晦商議了半年的政策,交由朝堂諸公討論。
在反覆吵架中,朝堂諸公一條一條地艱難把這些政策敲定。
李玄霸將“利劍”展現給李世民觀賞後,卻辭去了
() 相位,沒有參加接下來的政策制定。
他看過房喬和杜如晦的獻策草稿,不過是將唐朝中晚期對寺廟的抑制政策提前到了貞觀朝,比李淵在武德九年頒佈的律令還寬鬆一些。
按照他的性格,父親當初頒佈的律令才更合適。但幹活的是朝堂諸公,二哥也不是父親,他們自己決定就好。自己已經開了這個頭,就可以丟開不管了。
兩京附近的寺廟道觀最先被清理,倉儲充裕了不少,能服徭役的百姓也增加了許多。
李玄霸在農閒時節,第一次動用了大型徭役。
他要加固在戰亂中損毀的黃河堤壩,疏通淤堵的黃河支流。
“告訴三姊,找個機會挑起草原部落爭鬥,給我多送點奴隸過來。”
“再送封信給宇文老師,讓他和高麗王商議,若高麗王不希望我攜帶天雷地火前往高麗,就送點刑徒過來幫大唐挖河道。”
“李靖那裡……馮盎不是在嶺南和不服從大唐的酋帥談殿爭鬥嗎?讓他幫馮盎一把。”
李玄霸命人送出信件後,驅車前往魏州。
五十年後,這裡會誕生一位名為姜師度的水利專家。
但此世厲害的學問基本都是家族傳承,李玄霸相信,姜師度剛當官時就能展現出完整的科學治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