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大夢敘平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2節,殿下讓我還他清譽,三千大夢敘平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破的疆界。
最後一座朔州城,最後一處雁門關,正壓在西北的党項部落邊界上。
党項是個夾縫裡求生的部族,曾被中原狠狠打殘過,先後臣服於中原與遼國,受了遼國冊封,向中原帝王稱臣。
這支部落環伺已過百年,在遼朝版圖上叫夏國,在本朝的疆域圖上叫西夏。好水川一戰,曾絞殺過十萬中原大軍。
三千鐵鷂騎兵,是西夏手中最致命的王牌。既是國主的貼身護衛,也是陣前殺敵的先鋒。
都虞候在好水川,曾親身遭遇過這支夢魘一般的騎兵。
兇悍難當、刀箭不破,人用鉤索同馬絞在一處,縱然死了也死在馬上。
襄王與虎謀皮,竟招來了這一匹蟄伏日久的惡狼。
“可要派人速至宮中,請調侍衛司暗兵營?”
都虞候壓下眼底隱隱不安:“我軍不耐久戰,如今忽然多出了鐵鷂子,戰力遠勝襄王黑鐵騎重甲……”
雲琅收起白羽箭,將弓掛回鞍側,換了重劍在手。
都虞候急道:“少將軍!”
“殿下去宮中了。”雲琅道,“隨我衝殺。”
他的語氣太過平靜,都虞候沒能從中聽出任何暗示,屏息抬頭,正要說話,眼尾忽然狠狠一跳。
兩軍拼死廝殺,竟有一支隊伍自宮中出來,趁亂衝出了城門。
侍衛司,暗兵營!
都虞候盯著滾滾而去的雪粒塵灰,眼底幾乎生迸出血色:“這種時候,他們不禦敵,為何要往外跑?!”
雲琅並無半分意外,收回視線,策馬衝入敵陣。
襄王連夜入文德殿的使節,莫名其妙提起的遷都,參知政事連夜緊急送來的密信。
突然出現的西夏鐵騎。
樁樁件件,蕭朔曾問過他的話,連成冷透心口胸肺的答案。
宮中昨夜就已知道了襄王的底牌,知道了有西夏強敵直指汴梁。甚至已認定今日這一戰毫無意義,汴梁遲早陷落,預先做了遷都的打算。
最精銳的侍衛司暗兵,自然要用在刀刃上,趁亂襲殺襄王,以絕後患。
“偃月方圓!”
雲琅勒馬:“騎軍據左右翼,步軍居中,弓箭在外!”
連勝跟到他身側,目光一緊:“少將軍,偃月陣――”
雲琅厲聲:“動陣旗!”
連勝肩背一繃,再不敢多說,傳令城頭改換陣法旗幟。
偃月陣據敵固守,兩翼擊殺攪亂,全部壓力都在月輪內凹的一點主將位。
西夏國主親率鐵鷂騎兵潛入汴梁,不能明目張膽,被迫與襄王的黑鐵騎混在一處,戰力反而受限。等黑鐵騎殺盡,這支曾絞殺了本朝十萬大軍的鐵鷂子,才會真正露出獠牙。
他與都虞候各率左右翼,中間的全部衝擊,就盡數壓在了雲琅一人身上。
城頭旗動,禁軍陣型隨之變換。連勝無暇多說,死死嚥下喉間翻湧血氣,帶人直奔右翼去了。
雲琅眼底寒成鋒銳冷刃,橫劍立馬,墨色披風裹著白袍銀甲,烈烈攪著一地月芒。
朔風捲地,雪粉撲人。
右承天門上,常紀緊攥著腰側刀柄,牢牢盯著城中廝殺。
一個時辰前,宮中傳聖旨,將右承天門封死。侍衛司暗兵營分成兩半,一半伺機出城誅殺襄王,一半與金吾衛共駐右承天門,將叛軍攔死在宮城之外。
聖旨上說,若無禁軍虎符,不可開城門,不可出宮城,不可放一人入城。
右承天門是宮門,宮牆堅固,門外有塹溝護城。
塹溝之外,是拒敵死戰的禁軍。
侍衛司暗兵營的都尉同在城頭,漠然立在陰影裡,像個深宮中放出來的陰鷙影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