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非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三章:幸,亦或不幸,織明,蝸牛非牛,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十二年八月二十五日時,經不住閣臣楊嗣昌連番請纓督師,崇禎皇帝終於下旨命楊嗣昌前往湖廣前線,督師平寇,並賜他尚方寶劍。
九月六日,楊嗣昌經過一番準備後,進宮陛辭崇禎皇帝,當日,在平臺為楊嗣昌餞行時,崇禎皇帝贈詩曰:
“鹽梅今暫作干城,上將威嚴細柳營。一掃寇氛從此靖,還期教養遂民生。”
楊嗣昌聽罷皇帝贈詩,當場是邊哭邊拜,隨後即離開京師,踏上了屬於他的不歸之路。
九月七日,季佑卿帶著張誠、季軒竹夫妻二人給岳父母準備的禮物,返回了京師。
當晚,在季府書房之中,父子二人談論起了張誠。
“卿兒,依你之所見,這張誠倒是非一般的武將可比?”季智恆坐在椅中問道。
季佑卿恭謹站在房中,道:“憑孩兒觀察,妹夫張誠絕非等閒之武人。”
“哦,何以見得,將你此番北路之見聞,講來為父聽聽。”
季佑卿略整理了一下思緒,方才說道:“其出鎮北路,方今也只四月有餘,卻已是威望無匹,完全掌控整個北路各堡的軍頭,更是募集近萬之軍用,每日營操不輟,已然初具戰力。
且觀其言談,非但頗有見地,更是眼界極為寬廣,目力所及,不止於北路一處,整個宣鎮,甚至大同、山西,更是遠至河南,包括京畿在內,似乎都在他的運籌之中。”
季佑卿接下來又介紹起此次北路送親之行的見聞,自長安嶺外先遇到靳勇、陳忠開始,一路上所見北路軍兵不下萬人,不惟軍陣嚴整,更是個個生精虎猛,那股子氣勢,遠非京營諸將士可比。
而且季佑卿還看到了北路衛司諸官和各營軍將,在他的眼中,這些被京官士子們視為丘八之人,卻是個個透著一股朝氣蓬勃之感。
“孩兒真的想不通,區區不足半年時間,張誠是如何做到的?”季佑卿說到最後,仍是滿腹的狐疑。
季智恆起身在書房中來回踱步,良久,才駐足說道:“有婿如此,真不知是福是禍啊!”
“父親這是何意?”
季智恆在兒子的疑惑中,繼續說道:“依你之所言,這張誠卻也稱得上是位乘龍快婿。若是在國朝安定之時,或可成為你與佑慈的外援,於你兄弟二人實在是大有裨益。
可現今流寇四起,楊閣部昨日才離京南下湖廣,此去也是喜憂參半,吉凶未僕啊!
更何況東虜日盛,今非昔比,屢犯京畿,皆來去自如,其已成不可制之勢。
反觀我大明朝堂之上,黨同伐異皆為利,有幾人尚存謀國之心?”
他頓了頓,又道:“值此亂世之間,得婿如此,是幸,亦是不幸。
若依你之觀察,張誠將來必成國之柱石,其心若正,我等父子便成朝廷掌控他之手段,若其稍有異心,我等父子亦必定為朝廷所不容。”
“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