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非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八章:石門山血戰,織明,蝸牛非牛,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僅僅才一個月時間,就先後攻佔朝鮮王京漢城與陪都平壤。
此後,更是一路突擊猛進,直趨向大明朝的遼東邊境。
朝鮮國王李昖也是倉惶北逃,一直逃到了義州,並接連派出使臣向宗主國大明朝乞求援救。
因此時大明也已探知,日本有借道朝鮮,攻取大明的野心,朝議決定禦敵於外,出兵朝鮮驅逐日軍,再扶朝鮮國王回首都。
時任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的李如松,剛剛平定寧夏的哱叛亂,便臨危受命擔任東征提督,統率近五萬明軍精銳之師出征朝鮮。
歷經七年,經歷無數次大小戰役,終於將不可一世的日軍擊潰,逐出朝鮮半島,取得了朝鮮抗倭戰爭的最終勝利。
此役不僅進一步鞏固了中朝友誼,幫助朝鮮從亡國到復國,更是使得日本因此一戰而元氣大傷,豐臣秀吉集團的勢力被削弱而間接導致德川家康的崛起。
而且,朝鮮國上至國王,群臣、諸將,下至一般軍士、平民百姓,都見識到了三眼銃與鳥銃等火器的厲害之處。
他們以弓矢對戰日軍的鐵炮,被從最南面的釜山一路驅趕到鴨綠江邊,由此見識到了銃炮之利。
而明軍入朝各營兵馬,也多裝備有大量的火器,其中北軍騎兵多用三眼銃,而薊鎮兵馬則多用鳥銃。
明軍和日軍雙方每每大戰之際,銃炮連天,朝鮮軍根本就插不上手,也因此淪落為戰爭陪襯,盡幹些後勤輔助之事。
朝鮮軍士兵用生命證明了大明軍神戚少保“鳥銃命中,十倍快槍,五倍弓矢”的評價有多準確。
所以,朝鮮國上下一心,他們非但重金向日軍的戰俘學習火繩槍操作方法。
還公開挖大明援朝戚家軍的牆角,重金聘請他們中的下級軍官留下來充當鳥銃射擊教練,還從東征都督李如松的幕僚那裡,重金求購了紀效新書。
從此以後,朝鮮國上上下下才開始以鳥銃為最強利器,在軍中也進行大量配備,並嚴格操練,後來又從明國內買來火藥製作技術。
經過五十來年的發展,朝鮮國士兵的鳥銃已經普遍使用,只是與明軍相比,卻仍是顯得落後了一些,他們的鳥銃仍與抗倭之戰時相差無幾。
但即使如此,也比弓箭犀利了許多,若是在這個距離上被朝鮮軍士兵的鳥銃擊中,其所造成的後果也是同樣的非常可怕。
西石門山道上,甲喇章京伊爾扎心中也在焦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