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非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章:半個前程?,織明,蝸牛非牛,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

這個時候,攻山的主力已經換做鑲白旗與鑲紅旗勇士為主,而正黃旗也在固山額真阿山的指揮下,從溪谷逆流而上,準備偷襲宣府軍側翼。

經過了兩日的廝殺,隨軍而來的包衣奴隸死傷頗重,但他們也沒有白死,正是因為他們的犧牲,填平了陣前的壕溝,才使清軍順利攻破第一道防線。

當然,清軍也為此付出了很大代價,外藩蒙古幾乎被打殘,已經失去了戰鬥意志,就連蒙古兩黃旗和滿洲鑲黃旗也都是損失慘重。

尤其是蒙古兩黃旗,他們頭一日擔任的是第二輪主攻,而第二日又從旁協助滿洲鑲黃旗攻打山嶺,人馬折損都超過了三分之一多。

其實,現在也就鑲白旗和新趕來的鑲紅旗還算完整,所以今日就換成了他們兩家主攻。

而滿洲正黃旗之前也一直打輔助,並未真正的參與攻堅硬碰硬,所以才被多鐸派出來沿溪谷逆行而上,偷襲宣府軍側翼。

在清國內部,向來都是以各旗的實力衡量諸王的地位,就連各旗的固山額真、梅勒額真,以及個甲喇章京、牛錄章京等,也皆是如此。

所以,每次出戰之時,各旗主王爺們都是拼命鼓舞旗中勇士狠衝猛打,都想要多劫掠些奴隸與財貨,也好壯大自家的實力。

後金自從被黃臺吉改做清國之後,便取消了原先奉行的劫掠私有制度,而是一切劫掠歸公所有,然後再依各旗戰功多寡,進行分配。

不過,為了鼓勵各旗爭先,仍然規定哪一旗劫掠的多,最後所分得的也一定會多,但不管如何分贓,最後總是黃臺吉的兩黃旗所得最多。

正是透過這種方式,兩黃旗的實力也不斷壯大,引起了其他各旗眼紅心妒!

而今,卻在小小長嶺山下損兵折將,雖然有多鐸挾私報復的因素在裡邊,可但從軍事指揮上來說,卻也無可厚非。

只不過,鑲黃旗的實力大損卻會影響到清國內部的實力平衡,將來的許多變數也就此埋下了伏筆!

現在,因包衣奴隸死傷過眾,就連外藩蒙古的那些殘兵,也被驅逐著在前面推動那些為數不多的盾車。

他們雖心中滿腹怨言,可畢竟韃賊勢大,又怎敢反抗?

滿洲鑲白旗巴牙喇營分得撥什庫勒奇渾,這一次也是帶了兩個包衣隨行出戰,原本只是王二擔一人主動要求出戰,還因此立了些許功勞,被巴牙喇營甲喇章京許了半個前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