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非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章:赤城工學堂,織明,蝸牛非牛,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參將署內議事。

為了利用現有的資源來賺取更大利潤,張誠便想到了資本擴張這條路,此前在遼東作戰之際,他便與遼東總兵吳三桂私下議定,未來將在寧遠建設工坊,製作捲菸以供應遼東市場。

而後在回返宣鎮路途上,又與大同王樸、山西李輔明私下訂立了合作的協議,雖然李輔明也是才到山西赴任,地位尚未穩固,可王樸在大同卻已是任職多年,可謂根深蒂固,頗有些實力。

為此,今日的議事還特別傳命給雲州匠營總管石鐵根,以及其火銃局主事王幹成、火炮局主事李成茂、火藥局主事杜規、車架局主事辛從儉,以及盔甲局等幾個局的主事都過來。

當然也少不了新組建的印製局主事羅順達和工學堂總教授翁太亨二人。

翁太亨本是雲州堡的一個老秀才,平素靠著給人家寫書子和字幅過生活,雖非富貴,卻也算勉強過得去。

後來,雲州匠營設立的時候,因張誠要求將各類軍械每一步的製作工藝,都要詳細記錄下來,而且他還要求各工匠平時也應加強識字。

為了解決教書先生的需求,張誠特意張榜向整個北路招聘教習,可文人們雖以教書為業,卻也是不恥於教授工匠們識字。

惟有這個年近五十的老秀才,能夠做到人間清醒,放下了文人士子那可伶的自尊,因此而成為雲州匠營第一位教書先生。

匠營的這些工匠雖然個個手藝精湛,但對於讀書人卻都是天生的敬畏,更因翁太亨又年長於眾人,且在教授識字上還很有耐心,久而久之大家便都以教授稱之。

前次,永寧伯在匠營中設立等級制度時,對於匠營中的教書先生也設立了教習、教師、教授、總教授等四個等級。

翁太亨則以第一個入職和年歲最長的資本,被評為雲州匠營唯一的一個總教授,而印製局主事羅順達才是教授,所以他終於在四十六歲時活成了讓別人仰望的樣子。

“翁太亨,本伯所言創設‘赤城工學堂’一事,你有何想法?”

總教授翁太亨聞言一愣,竟不知該如何回話,他畢竟是讀書明禮之人,自幼便受儒家禮法約束,雖有秀才的名頭在身,可於永寧伯跟前又是何其卑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