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非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1章 沒有機會啦,織明,蝸牛非牛,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尤其是這一回,宣大三鎮的將門軍戶、豪紳世族,以及那些富商巨賈,怕是要來一番大起底,如此更替,規模之大,影響之深遠,怕是國朝建立以來之未有啊。”
“老哥哥無須為此擔憂,張誠也並無要將宣大將門一體鏟去的想法。”
張誠語氣溫和地接著說道:“在張誠看來,宣大三鎮的世襲軍戶子弟,大多都是很不錯的,本伯也正在籌備一所‘武學’,準備招收宣大軍戶子弟,為我大明培育合格的官將與軍士。
只不過,那些忘了本,不知忠義,一心只為撈取錢財,甚至為此不惜損害國朝利益之輩,才是我今次要剷除的物件。
這一點,老哥哥大可放心,本伯絕不會無限擴大,使得宣大三地軍戶子弟,人人自危,那並非本伯所願!”
…………
一個個勁裝大漢馳馬奔離宣府鎮城,他們或是向東、或是向南,也有個別的騎士向西或向北而去,他們揚鞭疾馳,身後空餘一溜煙塵。
對外自然是統一口徑,向東是催促雲州工坊加緊趕製軍械;向北、向西的則是催繳陳欠的錢糧;而向南更是使命重大,他們既要催促山西、大同兩鎮總兵配合出兵援豫,更要敦促沿途各府州縣提前備好大軍所需錢糧。
當然,這些都是表面上的東西,私底下自然還有許多內容,張誠密集地派出信使,便是他調兵遣將準備行動的訊號。
只不過,朝廷和皇上命張誠率軍兵出豫省,援剿流賊,成為了他此番行動的絕好掩護,就算有些人發覺勇毅軍各營的異常表現,也並未特別在意。
而宣府鎮城這些時日裡來往的客商也明顯增多,其中尤以北路、東路的商號為最,他們押運著大量錢糧、軍資,自然也少不得許多護衛鏢師的跟隨。
與此同時,鎮城中許多居無定所的貧苦百姓也被驅趕出城,他們中間不乏身強體健者,不知為何,竟會不事勞作,整日間混吃等死一般。
數以千計的無業貧民,為了生計,出城後紛紛往北面和西面流動而去,他們扶老攜幼,推著一架架獨輪小車,行在初春的寒風裡。
雖然,有人對永寧伯此舉頗有些意見,但經過了清潔運動後,鎮城大街小巷都已十分整潔乾淨,與張誠到來前相比,簡直雲泥之別。
如今更是將沿街乞討的無業遊民,盡數驅趕出城,喧囂熱鬧的繁華氣氛並未改變,卻沒了時而圍聚上來,強行乞求施捨的流浪漢,城中士紳軍民的幸福感油然而增。
…………
當日,入夜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