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澤院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萬人之上_第14章,萬人之上,司澤院藍,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書令正三品,節度使正二品;品級漲了,俸祿自然也跟著漲。然而嶺南很是遭今人嫌棄;若是往嶺南赴職,大多人都認定自己被貶,寫詩自憐的比比皆是。
謝鏡愚倒不見得會留詩句這樣明顯的把柄,但嶺南離興京少說三千里路。屆時天塹橫亙,無論他對朕什麼心思都沒戲。
南閣裡一片沉默,但朕打定主意不先開口。
最後,謝鏡愚終究屈服了。“臣明白。”而後他行禮退下,期間沒再看朕一眼。
好像什麼都說了,可又什麼都沒用、甚至還變得更糟……朕實在心煩,悻悻然地拍了一下身側。瞧謝鏡愚的樣子就知道,這事兒還遠遠沒完呢!
作者有話要說: 父皇:兒啊,為父不是和你說過,小謝血性男兒嘛~~
第11章
第二日早朝,氣氛前所未有地古怪。
首要原因自然是謝鏡愚額頭纏了紗布,顯眼得很;次要原因嘛,就是朝野瘋傳,昨日謝鏡愚被朕訓到半夜才出宮,怕是今日要被貶了。
要知道,自朕登基以來,還沒誰享受過被朕訓到半夜這種待遇。如今謝鏡愚成了第一個,不知有多少人等著看好戲,殿上的竊竊私語吵得和西市似的。
但他們註定要失望了。雖然朕氣還沒消,但沒有正當理由,朕也不會隨便貶人。一切照舊,散朝時朕幾乎能看到一片無形的八卦耳朵失望地耷拉下去。
眾臣之中,只有王若鈞的表情顯得特別高深莫測。
不過朕知道,當王若鈞自己都不清楚的時候,他就用這種表情糊弄下屬。既然他猜不出,那他就一定會和朕旁敲側擊。
這不,藉著彙報洛水壩前期準備進度的由頭,王若鈞找到了只有朕和他的機會。“陛下,”他彙報結束後沒立刻告退,而是小心地繼續,“臣還有一事要稟。”
“說。”
“今日早朝,謝相的傷瞧著非同小可。依臣愚見,不如讓謝相在府中休養幾日?若是謝相帶傷上朝之事傳揚開來,臣擔心百姓會以為陛下苛待功臣。”
瞧瞧這話說的。不提謝鏡愚為什麼傷了額頭,也不提謝鏡愚前一日戌時末才出宮;自身私心包裝成了為朕考慮,不愧是根歷經三朝的磨牙老油條。
朕簡直想給他的說話藝術鼓掌。“愛卿所言極是。一會兒朕就讓人去傳個口諭,讓謝鳳閣傷好了再來。”他會演戲,朕難道不會?
王若鈞微微一愣。他後頭八成還有些話等著,比如說朕不同意他就能繼續打聽為什麼。但路被朕堵死了,他只能介面:“陛下英明。”
謝鏡愚惹下的爛攤子,還得朕給他收拾!
朕不爽地給他又記下一筆。
**
六月之後,時序入秋。天還沒涼下去,七夕便先到了。
倒不是說朕惦記著七夕。什麼扎綵樓祀牛女,朕都毫無興趣。奈何順王雍至遞了帖子上來,說機會難得,他七夕當日已包下了春明門附近的笑春樓,請朕與民同樂。
朕拿著這本帖子看了兩遍,心中大致有了底。
雖然父皇常年在外征戰,但子嗣絕不算少。除了朕和皇兄,光是已到弱冠的皇子,就有淑妃所出的雍至和雍顯,賢妃所出的雍桓及雍惕,兩位昭容分別出的雍蒙及雍孚,以及宮女所出的雍無咎。
這其中,雍惕薨了,滿打滿算還剩六個。雍至、雍桓、雍蒙、雍孚年長,父皇在世時已賜婚封王。剩下雍無咎和雍顯兩個,只比朕大一歲,弱冠之時正趕上匈奴犯邊,婚事和分封自都拖了下來。
考慮到雍顯是雍至的親弟弟,雍至還特意選了七夕,這番請客必然免不了為雍顯請恩旨了。
年紀到了自當嫁娶,沒什麼可挑剔的。至於分封,不過領個王銜、再遙領個外地的刺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