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澤院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萬人之上_第128章,萬人之上,司澤院藍,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言外之意,就是周不比認為自己的升遷速度挺不錯了。
朕一邊腹誹“原來你知道你直言不諱過了頭啊”,一邊問:“怎麼,朕讓你當中書令,你還不想當了?”
“臣……”周不比似乎打算承認自己不想當,但後面的話頭卡在喉嚨——被朕平靜的目光堵回去了。“臣自然是想的。”
“還是說,你覺得你無法勝任中書令一職?”朕接著激將。
若是說之前周不比還可能否認自己想做中書令,他也絕對不可能承認自己能力不足。“臣從未如此想過。”
“那不就行了麼?”朕滿意了,“就這麼定了。”
“可是,陛下……”周不比仍然有些遲疑。這在他身上很罕見,因為他從來都是有話就說的諫臣性格。
朕難得被周不比弄得有點不耐煩。“你就直接告訴朕,你到底還有什麼疑慮?”
結果,周不比顯得更遲疑了。不僅如此,他目光也開始躲閃,不敢直視朕。就在朕耐心告罄的前一刻,他終於說出了口,雖然聲如蚊蚋:“那一日,臣在黃河邊上,遠遠望見……”
這下,愣住的人變成了朕。朕訓斥他的話都準備好了,結果他卻暗示朕,他不敢當中書令的原因是他覺得自己好像知道太多了?
作者有話要說:
陛下:……
謝相;……
第103章
至於周不比到底遠遠望見了什麼、以至於有這種反應……
朕仔細回憶了下。一到河邊, 朕就選了塊高地眺望對岸;而後,歐懷危來了, 稟告回紇相關事務。事情到這裡還是很正常的, 任誰都不會多想。可週不比如此反應,肯定是看到了些不該看的東西,或者說他注意到了一般人會忽略的地方。
他不該看什麼?又注意到了什麼?
既然周不比說的是遠望, 他就顯然沒聽到什麼交談。範圍再縮小,只可能有關那件大氅——
給朕繫上大氅,這事兒是朕的隨身內侍的活兒,隨身內侍不在也該是侍衛什麼的接手,反正輪不到一個尚書丞親手做。如果說謝鏡愚做這件事屬於順手, 其後還整理褶皺就有點過了。畢竟,謝鏡愚從來不是阿諛奉承的性子。反觀朕, 從頭到尾都沒有明確表現出反對意向。這也不對勁, 畢竟朕也向來不是什麼衣來伸手的帝皇。
是了。這確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君臣關係,然而異同之處細微得只有瞭解朕與謝鏡愚的人才能發現。就比如說,周不比。
真是百密一疏,朕暗自抱怨了句。那時天色將黒, 誰又能預料,有周不比這樣的人不意間注意到?
但再仔細想想,這可能也不是件壞事。畢竟,因著事務交集, 三個宰相本身就要經常見面。另外,不像王若鈞和曹矩, 周不比恰恰和謝鏡愚同歲,怕是要做一輩子的同僚。如此一來,周不比發覺的機率本就很高。既如此,還不如事先通口氣,將可能的隱患扼殺於萌芽之中。
至於周不比自己,他極可能抱有同樣的想法。畢竟,只要他不說,朕一輩子都不會發現他的察覺。既然他已經選擇坦承,就說明他希望朕能解決這個問題,不管以何種方式。
朕很快就打定了主意。“周卿望見朕與謝相談事?”
周不比極快地瞥了朕一眼,隨即輕輕點頭,謹小慎微得都不像平時的他了。
“朕不過是和謝相談了談次日的天氣。”朕輕描淡寫地回覆,“相似之事,魏王之前也問過。”
如果說第一句是朕避重就輕,第二句則是真正的含義極深。它不僅暗示了不止周不比一人發覺,還暗示了雍蒙之前到底為什麼和謝鏡愚鬧掰、大病一場後又和好。朕在其中到底起了什麼調停作用,也就昭然若揭了。
周不比顯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