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澤院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萬人之上_第131章,萬人之上,司澤院藍,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平十五年,吐蕃暗通小勃律斷西域要道,黨和率一萬兵馬大破其於娑勒城,始置安西都護府。吐蕃至此一蹶不振。
清平十九年,李簡光擢戶部尚書。
清平二十一年,運河南北全線通貫。上令圖畫鏡愚等一十二人於凌煙閣。
清平二十三年,復通永濟渠,北至涿郡。
清平二十八年,高句麗犯東北,花寂率軍重創,拓安東都護府。
清平三十三年,上無子,用臣議,立泰王昶長子烜為儲。
清平三十五年,謝鏡愚進拜太尉並封齊國公,魏王蒙冊拜司徒。
清平四十年,齊國公薨。上親至弔唁,罷朝七日。
清平四十一年,上始撰《帝策》一十八卷,以示太子明君之道。
清平四十二年,疏靈渠。
清平四十七年,攻南詔國。上力排眾議,御駕親征,千里奔襲,平定安南。
清平五十七年,上命太子臨朝聽政。
清平六十年,上崩於承慶殿,葬長陵。
——節選自《周書·成祖本紀》
作者有話要說:
正文完結撒花,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援~
接下來醞釀個一兩天,繼續更新後傳——大周第一男團的後現代生活~ ps,目前為止還是隻有一個人猜中~
後傳閱讀提醒:第一人稱,謝相視角,甜甜甜甜~
第105章
※後傳標籤:前世今生, 架空現代,第一人稱, 主攻視角※
“到了, 副總。”
是劉秘書慣常一板一眼的聲音。
其實他根本用不著提醒我。雖然我在路上似乎一直閉目養神著,可轎車開得越久,目的地可想而知越近, 胸腔裡的心臟也搏動得更快——
人死去後又重活一遭,睜眼已是滄海桑田,任誰聽了都會覺得不可思議。換了身份,換了樣貌,實在很難令人把我和歷史書上的人物聯絡起來。若不是多少能算相同的名字以及眾多清晰得宛如昨日的細節, 我自己都要懷疑腦袋裡那些早就存在的記憶是臆想。
謝鏡愚,字懷瑜。
千餘年之前, 我是謝鏡愚;千餘年之後, 我是謝懷瑜。
小時候,我曾認真思考過莊周夢蝶還是蝶夢莊周的問題;但再大一點,我就只想做一件事——
找到他。
他曾是我的陛下,他更是我的愛人。不管他現在是什麼名字, 不管他現在是什麼樣貌,不管他現在是什麼身份,我都要找到他,不計任何代價!
“……副總?”
我被驚醒了。回神後, 我發現車不知何時停了下來,而劉秘書正立在半開的車門外等著。我稍一低頭, 鑽出車廂,迎面就看見大門邊的花壇中橫臥著一條嶙峋巨石,上頭陰刻著八個筆畫再熟悉不過的繁體字——
周長陵歷史博物館。
這座博物館是圍繞著真正的周長陵建造的。周成祖厲行節儉,在身後事上也是如此。要是按照周朝整山為陵的傳統,博物館肯定沒法在五年內修得初具規模。它現在還沒正式對外開放,但作為博物館最大的無償捐助個人,我確實有資格做首批參觀者。
博物館方面早就準備好了接待人等,甚至還為我找了個資深周朝歷史學家做講解。但說句實話,我可能比他還清楚——
“……周長陵和其餘十一座周皇陵都不同。因為修建時間短,工匠們沒有開山,而是用足夠堅固厚沉的石材構建了整座皇陵。另外,根據成祖遺命,陵前不設華表、石碑和祭奠之所。若不是失去辨認標記,恐怕長陵早就被盜墓賊光顧,咱們就不能完整地把它保護起來了。”專家慶幸地說。
我眼前隨即浮現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