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澤院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萬人之上_第127章,萬人之上,司澤院藍,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得朕這麼說,頓英立即又跪了下去。“臣謝陛下封賞!”
但朕的話還沒說完。“眾卿聽令——即日起,以回紇諸部所在,置瀚海都督府,府置都督,州置刺史,府州皆置長史。都督、刺史,皆給魚符。另,為便使臣和官員往來,從關內修建驛道至回紇諸部。”
話音未落的時候,滿堂就已經嘩啦啦跪了一地。“陛下英明!”
頓英說到做到,當日就留下了他先行帶來的金銀貂皮,又立即返回去取不足的部分。見他如此,朕估計著今後每年都用不著愁貂皮了——這玩意兒製成大氅,比尋常衣物暖和許多,正可以當冬衣賜給年邁或者有功的臣下,以示恩寵。
回紇之事至此告一段落。
十二月初,朕已有打算返回興京。距離元正大朝不足一月,也該是回去的時候了。只不過,大戰告捷、吐蕃歸順,意味著大部分兵士可以解甲歸田,受降城的慶祝活動日以繼夜,氣氛熱烈得朕都有點不捨得離開了。
像是發覺了朕的想法,在臨行的前一夜,謝鏡愚邀朕去城外走走。此事可遇不可求,朕欣然答應。
因為朕換了簡單束冠和暗色大氅,一路並未被誰注意。待到出了城門,朕才發現,原來外頭已經燃起了一堆一堆的篝火,兵士們痛啖滷肉,暢飲濁酒,天南海北各道珍重。
朕站住腳,遠遠地望著那些或笑或哭的人。“這和朕之前想的不太一樣。”
“陛下之前想的是什麼?”謝鏡愚輕聲問。
“朕以為……”朕道,覺得自己似乎也被那種別情帶得有些低落,“他們會更高興點。”
“能夠回去見到父母妻兒、鄰里鄉親,他們當然都是高興的。”謝鏡愚為朕解釋,“但征戰多年,能活下來的人,也都是經歷生死的交情。”
其實不用他說,朕也明白,可知道和見到是兩回事。朕沉默下來,挨個兒打量那些黝黑的臉膛。或大笑或流淚,或年輕或年長,盡皆不同;但相同的是,每張臉上都滿是對未來的期望。
不知何時,不知何人,率先唱起了戍歌。原先遠遠地聽不清,不一會兒就蔓延成片——
“遣長軍,種四荒;守八方,拓遠疆……”
這簡直和謝鏡愚之前描述的情形太過相像,朕聽得幾乎出了神。最近的一堆篝火邊上,有個少年模樣的人唱著唱著,忽而嚎啕大哭起來。“俺不走,俺就留在這兒!”
“別置氣,花大,”邊上有人安撫他,臉上也掛著發亮的淚痕,“咱們好不容易能回去了……”
“俺就不走!”那少年哭著叫嚷,嗓門卻蓋過了其他所有人,“若是大夥兒都走了,誰又來做這守荒拓疆的活兒呢?”
沙似雪,月如霜。毋需吹蘆管,望鄉不歸鄉。
作者有話要說:
猜這位是誰?【這問題很簡單吧
第102章
從西受降城回興京, 一路無甚大事。因著大捷,又臨近年關, 都城所列儀仗較之尋常更顯隆重。不過朕沒太注意;畢竟大半年不在, 摺子又該堆滿桌案了。
好在今年主要的大事就是運河以及回紇。重要的部分朕早就處理了,剩下的都是微末細節。朕一目十行地批完,又見縫插針地祭拜了太廟, 這才勉勉強強在除夕前留出一日空閒。
這一日功夫,當然得勻給阿姊半日。自朕回京始,她就等著朕召見。此時終於有了機會,她簡直恨不能把朕在北地的一切都打聽一遍——畢竟相比運河,這才是她擅長的地方。花了大半個時辰確定後, 她就開始毫不自覺地凝視虛空。
“怎麼了,阿姊?”朕喝過熱茶, 見她還是那副模樣, 便出聲問道。
阿姊顯然神遊九天得厲害,被朕連喚兩聲,才堪堪回神。“沒有什麼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