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澤院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萬人之上_第80章,萬人之上,司澤院藍,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法中舉之人幾句,之後才轉向他們中因為個頭最小而顯得最突出的那個:“李簡光?”
聽得朕點名,諸臣都好奇地投去目光。十五中舉的不是沒有,比如說周不比;但在明算科裡, 民間之人想要中舉已經很難,更別提他還是首試及第。
跪在正中的少年垂著腦袋,身子輕微顫抖。“回陛下,臣在。”他答道, 聲音也有點發抖。
考慮到他不可能見過上頭坐著皇帝、殿邊還列滿文武百官的豪華陣仗,害怕緊張都可以理解。朕見過不少到了朕面前就抖抖索索的人, 結巴是常事,他這反應已經可以過及格線。“朕聽聞,你在禮部試中,凡九章律者十通九,凡三等數者十讀九,凡綴術者十通九,實乃罕見的佳績。”
“陛下謬讚,臣只是盡力而為。”雖然話這麼說,但李簡光尚未完全脫去稚氣的聲線已經比之前穩定了一些。
這種變化正是朕想要的。“明算一科,民間向來少有所習。即便如此,想要通九章律、三等數之類,也需得夫子領進門。”朕稍稍一頓,“朕頗是好奇,你師從何人?”
“謝陛下垂詢,”李簡光把腦袋垂得更低了些,聲音也愈發恭謹,“臣師從一雲遊僧人,法號莫知。”
此言一出,四下裡一片倒抽冷氣聲。莫知什麼的,與其說是法號,不如說更像假名。不管那僧人是誰,擺明了要隱藏身份。
朕也不免揚眉。碰到個雲遊和尚,那和尚正巧精通算數,最巧的還是一個願學一個願教。若他就是朕要找的那個李簡光,朕已經能預見到他成名後酒樓茶館的話本劇情了。“雲遊僧人?那你能碰上,也是時運極佳,旁人難及。”
這本是順口一說,但李簡光聽了,瞬時安靜下來。就在朕打算轉另個話題的時候,他開口道:“陛下所言極是。能夠碰上恩師,臣確實時運極佳。但臣以為,此種時運不是臣本來就有的,而是陛下龍運所臨。”
之前朕有多費盡心機地消除他的緊張感,現在朕就有多懵。怎麼兩句就能轉到拍馬屁上,發展方向不對啊?
不光是朕,諸臣也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驚訝全寫在臉上。
“哦?此言何解?”朕納悶,很艱辛地忍住了“為什麼你碰上一個雲遊和尚也關朕的事”的吐槽。
李簡光隨即深深俯首。“陛下明鑑。臣是關內同州李莊人氏,自幼長於洛水畔,家中世代種棗為業。清平四年秋,為興建洛水壩,陛下幸洛府,途徑同州。臣有幸偶見聖顏,才知陛下體恤愛民。為感念陛下親臨,全族自願遷宗。宗伯特意請僧人安撫先祖之靈,此僧人便是臣的恩師。”
說到這裡,他端端正正地磕了三個頭。“陛下貴為天子,諸事繁忙,可能不記得這些微末小事。但陛下恩德,臣時時銘記於心。若臣今後能為陛下分憂,哪怕只是丁點,也是臣莫大的殊榮。”
——這樣也行?
他這洋洋灑灑一大篇話顯然是早就準備好的,但一時間,朕腦海裡只有這四個大字。李簡光提到“同州”這兩個字的時候,朕就猛然意識到,他的聲音有些耳熟。只不過,時隔兩年,十幾歲的少年又是一天一個變化,朕沒能第一耳朵就認出來。
“你就是李鄭生的侄兒阿光?”朕思索著問,依稀記得少年衝出門去時李氏族長臉上的焦急。
伏在地面的少年身軀猛地一震。“回陛下,正是臣。”他的聲線又開始發抖,但這回不像是緊張,更接近於激動。
“抬起頭來,給朕瞧瞧。”
李簡光依言抬頭。他面孔上還殘餘著當年的幾分影子,眉宇間的倔強卻像是從未變過。認定一件事就會拼命去做的倔強……這種感覺很熟悉,像是能經常見到……
此事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大臣們都剋制不住八卦的心情,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