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澤院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萬人之上_第91章,萬人之上,司澤院藍,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里路。遠也就罷了, 可怕的是後半程基本上是深山老林,遍佈蛇蟲鼠蟻,瘴氣常年不散。年紀稍大一點或者稍小一點都吃不消, 正當壯年也是危機重重。
本朝明文規定,新官必須在三個月內到任,此間趕去嶺南已經夠嗆;若朕把給雍蒙的時間縮短到兩個月,就能妥妥兒讓他在閻王殿上走一遭。至於要他死……找撥人埋伏在深林裡假裝山賊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若是做得再絕點,等屍體爛掉都不可能被找到!
故而, 皇帝貶你去嶺南基本上等同於皇帝不在乎你的命,這是一個朝中眾臣心照不宣的共識。再加上朕還說了句“這輩子都別想回興京”——
這話有兩個解釋。其一, 雍蒙老死嶺南道, 或者病死,差不離;其二,被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的殺|手幹掉,而後在某個犄角旮旯裡無聲無息地腐爛。
以雍蒙的腦袋, 朕相信他兩種可能都能想到。
這是一個明晃晃的死亡預警,雍蒙再傻也不至於傻到聽不懂生命威脅。他被帶出去的時候簡直失魂落魄,朕沒去管他。至於宴席,朕自然是沒了心情, 滿腦袋只想立刻見到另一個當事人。
但這會兒已經太晚。沒有八百里加急軍情這樣的藉口,中秋前把謝鏡愚叫進宮實在太打也得等到家宴結束才會妥當……
朕一遍一遍地勸說自己要冷靜, 又大口灌了兩杯涼茶,這才能勉強按捺住憤怒和焦躁,重新思考整件事——
首先是雍蒙。他顯然徹底誤判了情勢,才做出了徹底錯誤的決定。他理所當然地以為朕只是一時新鮮,謝鏡愚只是一時得了恩寵;卻沒想到事實完全相反。朕年輕力壯,還沒有太子,勸諫朕遠離男人、娶妻生子可算諫臣所為,更何況他原本只打算從謝鏡愚那兒旁敲側擊。
所以雍蒙說他只是為了朕著想。
即便他確實有私心,也能完美地隱藏在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下;除了朕與謝鏡愚,誰都不會發現。
所以雍蒙說他不是那個意思。
朕隱約察覺,其後應該還有什麼重要原因使雍蒙認為自己的想法可行、並讓他真正付之於行動;但朕也發現,朕現在還沒辦法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緒。一想起他朕就生氣;朕明知道他的神主在朕的宗廟裡,朕還剋制不住地對他起了殺心,怒火扼殺了多少理智由此可見一斑。
要不還是先弄死他,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
有一瞬間,朕腦袋裡甚至這麼想。死亡不過片刻的事情;就像被射中心臟的人基本活不過三息。朕的箭很準,準到絕不會讓他多忍受一息的痛苦折磨。這也是朕在安戎城上射出三箭、卻不看結果的原因——
死人而已,有什麼好看?
但如果死人是雍蒙,那還是和一般的死人有點區別的。他可能死不足惜,朕也不見得找不到代替他幹活的大臣;可他還是魏王,還是朕的手足。朕用了許多功夫才營造出朕寬待兄弟、皇室上下一心的穩定政局,再來一遍估計得花兩倍時間不止;他一人值得朕毀掉如今的大好形勢麼?
答案是,誰都不值得。
謝鏡愚不值得,朕自己不值得;至於雍蒙,更不值得。
想到這裡,朕已經意識到,朕不能在這種情況下做如此重大的決定。雍蒙該受教訓,他可能也該死,但都得等到朕能真正冷靜清楚地推敲這件事之後。
既然多想無益,朕就不再想他,轉而思考謝鏡愚的所作所為。他不像朕,他肯定已經知道了有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裡,無論他和雍蒙明裡暗裡如何針鋒相對,這會兒也一定把前因後果斟酌清楚了。
斟酌清楚的結果就是繼續瞞著朕。
很好,非常好,朕忍不住開始磨牙。朕自然不會把那種隱約的殺心轉移到謝鏡愚身上;但這麼嚴肅的問題,他只告訴朕“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