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章 帽子,奮鬥在美國,東方勝,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誠繼續侃侃而言:“賺錢,誰都做得到。也不稀奇。無非多少罷了。哥倫比亞的困境我明白,因為大家都認為哥倫比亞是日資企業,美國財團是不會投資日企拍電影的。
所以,哥倫比亞公司要拍電影只有自己籌錢拍攝。獨立對抗市場風險。盛田昭夫前輩拿下哥倫比亞公司之後,很長時間都在賠錢。但是前輩從來沒有後悔進軍好萊塢的,一直沒有將哥倫比亞公司賣掉,其實哥倫比亞公司的片庫就是一座金山。”
平井一夫補充了一句:“到現在看,公司還是賠錢的。現在公司減少大製作,就是要靠賣片庫的光碟一點點把錢賺回來。
另外,現在公司正在研究小成本大製作的電影。”
好萊塢一百個影視公司有九十九個想著用小成本進行大製作。一百個小製作電影裡面,往往也有一兩個成功的案例。
但是,這一點豪門風格都沒有,什麼叫電影豪門,一個億不夠我砸兩億,一年不夠拍攝兩年。小製作豪門也在做,不過是給公司的新人導演練手製作。
當然,哥倫比亞公司的戰略防禦期和索尼總公司這些年遭遇困局也有關係,其他美國電影豪門可以從社會上募集拍攝電影的資金。但是,索尼只能自己拿錢砸。孤軍奮戰不好受的。
其次呢,哥倫比亞公司雖然是日資公司,但是公司內的員工卻是美國人佔據壓倒性優勢,這些哥倫比亞公司的美國人當然會覺得老闆的錢是從天上吹下來的,要錢,要大製作,要一年十部。拍出大片來,個人功成利就,拍出爛片來,公司兜著。
現在哥倫比亞公司能壓服這些大片狂人就不容易了。其他公司也並非一帆風順,米高梅也曾經反覆易手,甚至一度宣佈過破產——索尼在2005年以12刀美金每股的價格和承擔五十億債務一度入主米高梅,2010年因為債臺高築宣告破產。
當然,這一波索尼也不虧,米高梅影庫中的4100部電影,包括170座奧斯卡金像獎的優質影片,全部進了索尼娛樂的影庫,破產的米高梅相當於原米高梅的不良資產。是個空殼子,雖然米高梅這個牌子還值些錢,不過不是很值錢。
總之,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這是沒錯的。
當時索尼想的是,大約拿下米高梅後打幾個翻身仗就ok了,但是翻身仗看起來不是那麼容易打的。哥倫比亞和米高梅是出品過一些既叫好又賣座的電影,但兩個公司拍攝的幾千部電影中,資深影迷能記下幾百部就不錯了。
現在索尼能安心賣光碟的底氣就在於,當年把米高梅的片庫拿過來之後,索尼娛樂的片庫已經有7100部電影了,這個規模是地界第一。而且這僅限於好萊塢的電影。亞洲的電影,索尼娛樂也是有的。
按照慣性思維,既然能夠賣光碟賺錢,何必玩命的搞大投資拍攝大製作,大製作相對的風險小,可是,一旦賠了就是幾千萬甚至上億。壓跨一個公司也有可能。
做小成本的小製作花了不了幾個錢,賣光碟總能收回成本,何樂而不為。再說了,也不是小製作沒有高票房的案例。
張誠大約已經想明白了索尼的套路,總的來說,對自己這樣新興起的大公司是好事,哥倫比亞和米高梅都不再進行大製作了,市場會分出一塊大蛋糕來。
當然,看見新秀一部部的推出叫座的電影,賣光碟的老一輩的心裡是酸的。就差來個,想當年老夫如何如何了。
張誠點評這種思想:“小家子氣了。”
平井一夫:“盛田昭夫前輩,我實在是比不了的。”
這話也沒說錯,人家盛田昭夫是索尼的創始人,大股東,一言九鼎。新收購的分公司賠個幾十年錢,只要公司財政能撐住,誰也不敢說什麼不是。
平井一夫這樣的,只要三年不能將公司扭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