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謫仙 第18節,謫仙,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顧明恪微微頷首:“是在下?。”
天后笑著接話:“顧公乃國之棟樑,我?拜讀北朝史?良久,越讀越欽佩顧公之淵博明理。能見到顧公的後人,實乃我?之幸運。”
“天后謬讚,愧不敢當。”
“顧公著史?是功蓋千秋、惠及後代的盛舉,受再多讚譽都是應該,有什麼當不得?”天后視線掃過?顧明恪,柔和問,“聽裴大郎君說,如今你已經在修撰隋史?後篇了??”
這是原本的顧明恪修的,並不是他。但秦恪如今用的是顧明恪的身份,倒也不擔心頂替別人的功勞,於是他微微垂首,說:“不敢稱修撰,不過?略通一二,斗膽完成?先祖遺願罷了?。”
天后喜歡讀書,尤其喜歡讀史?書,她?即興問了?幾段北朝史?,發現顧明恪對答如流,完全不是他口中的“略通一二”而已。天后愈發滿意?,對眾人說:“年紀輕輕便有如此才?學,不愧是顧家之後,不墜其祖其父威名。你今年多大?”
顧明恪心裡嘆了?口氣?,表面上?依然平靜坦然,道:“上?月初滿十八。”
“十八。”天后聽到這個年紀眼神微動?,露出思索之色,“只比裴紀安大一歲。你平時都看些什麼書?十八歲便有如此積澱,委實難得。”
顧明恪聽別人稱讚他年輕,實在很尷尬。但是任務在身,他又不得不把這個年輕病弱的才?子人設繼續扮演下?去:“天后過?譽。我?平日並無定例,經史?,雜文,律疏,都看一些。雜而不精,讓天后見笑了?。”
李朝歌聽了?挑眉,雜而不精?隨便看看?李朝歌最受不了?這種?強行謙虛的人,於是對天后說:“天后,他的話只能信前半部分。他隨口便能引用律文,他若是都對律疏不精通,那天底下?就沒有精通的人了?。”
“是嗎?”這下?皇帝和天后都來了?興致。如今儒學盛行,再加上?禮法話語權都集中在世家手?裡,洛陽裡懂四書五經的郎君多,但是懂律疏的,少之又少。天后問:“你竟然懂疏義?你會多少?”
顧明恪實事求是地說:“略微了?解過?,不算精通。”
李朝歌一聽這話又想翻白眼:“顧郎君,自謙也有個度。你這叫不算精通?”
顧明恪抬眸看向李朝歌,靜靜道:“承蒙公主看得起,但在下?對唐律當真只是粗通皮毛,略有了?解。”
顧明恪這話並沒有說錯,他在天界主管刑律,千年來未出一次差錯。相比於他的老本行,他對人間的永徽律,真的只是略有了?解。
天后和皇帝頗有些刮目相待的意?思,他們最開始以為這個人只是長得好,沒想到除長相外?,他的才?學、武功、談吐樣樣不差,更?難得的是,他還通識律法。
天后一力推行科舉,想打破漢魏以來門閥世家壟斷朝堂的局面,真正讓全天下?的人才?為己用。其中科舉,便是天后最重視的舉措。她?幾次建議皇帝擴大科舉選士的規模,除了?明經、秀才?、進士外?,她?還增設了?武舉、明法、明算等科目,想選拔專門的武功、律政、算術人才?。只可惜並不被人重視,如今朝中官員依然以世家推舉為主,靠科舉考上?來的,寥寥無幾。
天后試探著問了?幾句,發現顧明恪思路清晰,條理分明,完全不像是自學成?才?的少年郎,反而像是經年的老手?一般。天后大為驚喜,立刻對顧明恪說:“難得你有這般天賦,大理寺常年缺人,你這等才?華不去大理寺,委實埋沒了?。顧郎君,你有沒有想法,去試試禮部的明法科?”
明法科是專門考律法的,冷門中的冷門,每年報名的人屈指可數,而能考過?的,就更?是鳳毛麟角。
裴紀安皺眉,擔憂地望向顧明恪,想示意?顧明恪拒絕,又怕太明顯被天后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